蔡英文的统独思维
蔡英文的基本政策就是开放性的选择,简单来说就是可统可独。可是大家都在学术界待过,当任何东西处于开放性的选择过程时,其实中间有一个问题是,选择真的是开放吗?因为世界不是单一的世界,它是国家与国家、社会与社会互动的东西。譬如说你可以告诉人民统独都是一种选择,可是当我们真正选择独的时候,美国的态度怎样?北京的态度怎样?台湾承受得了吗?我们研究国际关系,二次大战以后,有的国家选择统,如东西德;有的国家选择独,像苏联;有的国家想选择独,但是不同意,像南斯拉夫发生内战,而欧盟是既不统也不要分离,就往统合的方式去走……所有这些思考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基础,就是大家都要同意,利益相关者都要接受;如果只有一方主张,可能会带来一些灾难,我不敢说这个灾难不能克服,但是一定会承受非常大的痛苦。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开放自由选择,包括马蔡两人,我必须要讲,都是不负责任的讲法,把2300万群众推向面对国际与大陆抉择的困境。我认为“国家”前途由2300万人决定,是民粹的论述。
蔡英文的认同观伤了台湾的选择包容空间
在认同方面,蔡英文非常清楚,包括她在广告中说“我是蔡英文,我是台湾人”。每个人都会有认同,但是很遗憾的当蔡英文在讲认同时,某种概念上具有排他性,套句佛教用语,就是我执。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认同,但是愈多重的认同对个人愈好。譬如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世界人;我是亚洲人,我也是中国人;我既是基督徒,也可能是本省人,认同愈多社会愈祥和。可是很遗憾的,蔡英文在谈她整个认同问题的时候,刻意把认同缩减在一个“我是台湾人”的论述上。当你引导到“我是台湾人”时,马英九也马上跟进说我是台湾人,这样的论述或许可以凝聚台湾蓝绿的共识,但是可能会伤了台湾更大的选择与包容空间,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简单来说,当我们教育小孩说,你是台湾人、你不是大陆人,当他面对大陆人的时候,包括求学、婚姻、事业合作等等,心中会多一层障碍。所以我认为这样的个人族群认同对台湾发展不利。文化的立场我就不多讲了,基本上还是属于整个去中国化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