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筱艶则认为,影视作品在传播方面有优势。“很多人可能通过《泰坦尼克号》瞭解那次海难,而《辛德勒的名单》则让纳粹集中营广为人知。”她说,“我们也需要更多视觉作品让人们瞭解南京大屠杀。”
目前,她已出版几本南京大屠杀主题童书,其中一部已售出影视改编权。
波兰留学生达昕研究的是中国近代史,他的曾外祖父曾在二战中被征召到德国工厂做劳工。他看到,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正逐年减少,波兰也面临同样情况。他建议通过新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向年轻人介绍历史,并组织活动邀请人们参观大屠杀相关地点。
“或许可以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与其他相关叙事相联系。”达昕目前在参与南京大学教授发起的国际和平城市项目,推动将南京从中国记忆扩展为全球记忆的一部分。
当被问及为何在80多年后仍要记住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时,他说,“对于个人而言,这是疗愈创伤的方式;对于学者而言,这是瞭解过去的途径;对于教育者而言,这是防止悲剧重演的重要一课。”
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