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题:台湾青年政治参与新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海泽龙(济南),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两岸关系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摘要】新时代的台湾问题事关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进程。台湾青年作为台湾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与未来台湾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其政治参与的地位与作用因此特殊而重要。近年来台湾青年政治参与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选举投票的意愿与热情逐步高涨,政治结社逐步注重政治效能,政治集会呈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态势,游行示威主张明确、诉求鲜明。就近年来台湾青年政治参与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而言,掌握公共权力要素的台湾民进党当局成为主要推手,台湾社会政治组织实力消长成为直接推动力,台湾政治生态发展演变形成环境制约,拥有巨大话语权的台湾社会大众传媒间接推动,而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台湾青年自身是内在主因。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互联网的普及与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作为当代社会重要组成及未来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青年对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两岸统一、民族复兴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确地认识台湾青年政治参与的作用与价值,成为推动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进程需要认真对待和付出努力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此,本文尝试探讨台湾青年政治参与的新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抛砖引玉”,助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一、台湾青年政治参与对海峡两岸统一进程特殊而重要
(一)新时代的台湾问题与民族复兴征程存在密切关联
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新时代的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正在迅速融入世界幷深刻影响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在此背景下,台湾问题的解决亦即海峡两岸实现统一,不单和国家统一的步伐息息相关,也深刻影响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其地位特殊而重要。
对于海峡两岸实现统一,党的十九大将其确定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党的二十大对此则进一步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一个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必然是一个实现国家统一的中国,亦即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国家统一是民族复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1〕。
现实中,虽然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海峡两岸幷未实现完全统一的现实状况对我国国际地位与外交战略产生诸多消极影响。特别是2016年民进党在岛内上台以来,两岸关系迅速遇冷,其藉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勾连外部势力,搅动台海局势,也对岛内经济社会发展与诸多民生议题形成消极影响;2024年1月份的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基于岛内复杂的政治生态和政党分化组合等因素,民进党以近四成的支持率实现连任,而当选台湾领导人的赖清德在其5月份的就职仪式上公开声称“两岸互不隶属”,使得两岸关系发展阴影重重。这无疑给两岸关系发展与国家统一进程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两岸关系的未来形势更为复杂严峻。
(二)台湾青年政治参与对海峡两岸统一进程有重要影响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2〕作为我国台湾当前社会的重要组成,也是台湾未来社会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台湾青年在岛内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地位特殊而重要,也对海峡两岸统一进程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影响。
现代政治生活中,包括青年民众在内的政治参与作为公民的重要政治行为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包括青年民众在内的各界民众成为“政治人”的必要途径,具体表现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社会群体围绕着“凝聚共识(合法性)或标识分歧(偏好冲突)”而发生的诸如投票选举、游行示威、政治运动等各类政治行为。〔3〕与之相应,“青年政治参与”则是指青年民众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各类政治生活,幷影响政治体系的内容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政策制定及政策实施的各类行为。
就台湾而言,2000年以来,随着民进党、国民党之间呈现交替上台,岛内政治格局逐步形成了蓝、绿两大阵营,台湾青年群体亦即年轻世代在岛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也随之越来越大,已成重要的新生政治力量。据统计,台湾40岁以下青年选民达615万,按照投票率平均在50%至60%之间核算,约有340万票,约占岛内选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是过去十年岛内包括“九合一”选举和领导人选举等大型选举的关键变量。〔4〕
台湾年轻世代对于政治不再冷漠,其参加选举投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往往随选举投票日期的临近,其投票意愿与倾向上涨显着。以2014年“太阳花学运”为分水岭,台湾青年群体实际已经成为左右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5〕这些不同形式的青年政治参与,影响台湾政治生态的发展演变与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进而影响到两岸关系发展与国家统一进程。
二、近年来台湾青年政治参与的新趋势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选举投票,与政党、利益团体等建立联系或参与其活动,在政治机构担任公职,参与政治讨论、政治运动,进行政治对话等,〔6〕其因具有政治性的“权力利益”而格外重要。〔7〕近年来,就台湾青年政治参与的新趋势而言,其主要表现包括:
(一)选举投票的意愿与热情逐步高涨
选举投票是台湾青年政治参与最直接、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台湾青年接受政治社会化后在个体行为层面的具体表现。
按照台湾的选举法案和选举规则,达到法定投票年龄(现规定为年满20岁)且具有投票权力的台湾青年需在相应投票点,参加从乡里长到台湾领导人等不同级别的选举投票,选出认为合适的候选人或比较中意的政党派别;或是就某一重要议题通过投票形式来表达支持或反对的意见。实际上,近年来台湾的各类选举投票已经成为台湾青年与台湾当局及各大政党之间发生制度化互动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途径。
鉴于台湾40岁以下青年选民约达615万,这些青年因活跃、积极、富有创造力等群体特点,在互联网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各类选举中掌握了数倍于其群体人数的政治影响力和政治话语权。同时,这些台湾青年不但自己踊跃投票、积极募款,且时常动员父母、亲朋好友返乡投票,成为决定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8〕2016年以来的台湾多次重要选举中,台湾青年的投票倾向作为重要变量甚至可影响整个选举格局,成为岛内不同政党和政治人物为“拼选举”而极力争取的对象。
需要指出的是,针对“首投族”即第一次参与台湾领导人选举投票的台湾青年,更是蓝绿两大阵营格外关注的群体——“首投族”在其人生的第一次正式重要投票,通常不单影响岛内各级选举的结果,也会影响青年个体的政治偏好与政治立场。这些青年选民的政治倾向幷未固化而是具有可塑性,虽因各种原因而在2016年、2020年两次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倾向民进党,但幷非绿营所称的“天然独”,更非其“铁票仓”。2022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曾遭受重挫,青年选民在2016年民进党上台近七年后再次集体转向,投票支持在野的国民党、新党及民众党等。
台湾2024年1月“二合一”选举结果也显示,国民党、民进党两党参选人得票率与得票数均大幅流失,主要根源在于青年及中间选民政党倾向的重大变化,这意味着岛内选民已经形成新的板块结构。〔9〕青年选民成为支持作为“第三势力”柯文哲及其民众党的主体,TVBS在投票前的多次民调显示,20-39岁的青年选民支持柯文哲者占50%以上。〔10〕
质言之,通过包括“首投族”在内的各类选举投票,台湾青年政治参与已影响到岛内政治生态的发展演变,影响到岛内政党力量的此消彼长。
(二)政治结社逐步注重政治效能
政治结社,通常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利益的社会民众,结成存在时间较为长久的政治集团、政治组织的各类政治行为。〔11〕
在台湾,基于政治结社而形成的政治组织可能专门关注某些特殊利益或特定方向——如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教科书“课纲修改”问题,也可能致力于社会公共利益——如针对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就台湾青年的政治结社而言,其基本目标往往是通过自身组织力量,逐步影响台湾当局的相关决策及其实施,也会影响到社会各界对台湾青年相关主张与诉求的重视。
加入基于政治结社而形成的政治组织以后,台湾青年不管是否参加了此类组织的具体活动,其“参加”本身就已形成青年政治参与的具体行为。鉴于政治组织包括政治党派与政治社团两大类别,台湾青年的政治结社相应包括两大类型:其一是台湾青年自身成立相关的政治党派(如“时代力量”)及政治社团,其二则是参加岛内现有的政治党派及政治社团(如蓝营的国民党、新党,绿营的民进党,白营的民众党),幷以不同形式参与其涉及青年的各类活动。
同其他地区的政党青年组织相似,对台湾青年政治参与而言,青年政治团体或已有的政治团体中的青年机构(如新党的“青年委员会”)是其重要的组织依托、行动基础及实现平台。在青年政治参与的实施过程中,较之传统的政党或政治团体,台湾青年组成的青年政治组织或青年政治运动通常具备更多的“灵活优势”和“政治能量”——虽然这类“能量”对社会发展与两岸关系而言存在积极和消极的“一体两面”,甚至含有不同程度的民粹主义成分〔12〕。
作为藉助“太阳花学运”声势而于2015年成立的新生青年政治组织,主要由台湾青年组成的“时代力量”曾宣称,其代表蓝绿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势力”。该青年政治组织于2016年台湾选举中获得立法机构的5个席位,赢得6%的政党选票,尤其受台湾青年选民的喜爱,在较短时间内曾跃居岛内第三大政党,其巨大的政治效能引发海峡两岸各界关注。
究其根源,该党本身由台湾青年的政治结社而成,能够提出令岛内青年族群产生共鸣的理念和主张、迎合青年选民的政治议题,其政治结社的目标与“太阳花学运”后的台湾青年期望获得参政议政权利、实现“社会正义”的氛围相契合,从而激发青年政治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