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家族叙事与两岸青少年家国情怀的创新培育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24-11-22 00:25:38


  中评社╱题:“两制”台湾方案视域下两岸民族认同的家族文化效应 作者:王卓亮(漳州),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张匀铭(漳州),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

  【摘要】家族叙事是对家族历史、事迹、人物与文化等内涵的理解和建构,对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青少年的家族文化传承、家族历史建构、身份认同及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两岸人民携手共进的情感纽带与重要途径。以家族为单元,在两岸家族交流中实现互亲、互爱与互信,体认家国同构思想,重塑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有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真正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近十年来,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出现了异化与错位,“台湾人认同”不断升高而“中国人认同”在逐年下降①。台湾问题是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问题,它涉及到中华民族的全局利益、世界地位和长远发展。面对台湾政治当局的去“中”趋“独”的政治倾向,以传承亲情、乡情和民族情的两岸家族叙事为纽带,在交流中实现互亲、互爱与互信,进而重塑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这对于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和祖国实现和平统一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两岸华人社会的共同文化基石,全面理解幷发挥其所蕴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于两岸同胞体认家国同构观念,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家族叙事是指个人对家族历史、事迹、人物、文化的叙事性理解和建构,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②。在家族聚餐、年度假期和节日庆祝等家族礼仪活动中,通过反复讲述来传承祖辈的正面故事,解读对人生的认识,可以将家族的价值观和核心意识传达给青少年,培养其强烈的家族自信和自豪感,同时也对其自我身份认同、家族文化传承、家族历史建构与家国情怀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深刻阐述中华民族以爱家爱国为主要特征的家国情怀,他强调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家国情怀,国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就没有家庭的美满和个人的幸福。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与“家”密不可分。

  一、家族叙事、青少年身份认同与家国情怀

  身份建构是基于社会的自我概念和群体间关系的相互作用。每个人都有多重社会身份或角色,这些身份或角色会通过性别、种族、宗教、国籍、职业和家庭角色等方面影响人们对自己的看法。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人生各个时期对自身心理、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角色身份的不断完善,从而达到内外统一的感觉和心理体验。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同一性始于家庭环境,孩子们在家庭里接受父母等家中长辈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遵循特定的生活模式,开始发展他们的主要生活原则和信仰结构,定义对特定文化的归属感③。有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因素④。Merrill等人研究发现,家庭史认知水平与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未来规划能力与接受自我能力呈正相关,而与心理问题的内部化及外化行为呈负相关⑤。Bapi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叙事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认同,让他们能够在困境中积极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与价值,从而顺利渡过同一性危机⑥。综上,对家族史和家族文化潜移默化的认识,有助于青少年思考自己是谁、未来的方向以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家族叙事是通过对家族共同记忆的理解和建构,将家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自我、家人与家族链接起来,使家族的共同记忆不仅得到传承,还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可见,家族叙事的过程是个体对家族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青少年在瞭解家族的发展历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和责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个体身份认同;同时家族叙事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观,通过挖掘家族叙事资源中的文化内涵,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瞭解家族的传统和文化,培养他们对家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另外,家族的发展是在特定的国家和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家族的兴衰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每个家族的艰苦奋斗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反过来福泽每一个家族。可见,家族叙事中又蕴含着深刻的家国一体、家国同构价值观。因此,家族叙事不仅是我们瞭解家族、建立血缘认同和身份认同的教育方式,也是我们建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教育方式。

  二、家族叙事涵养台湾青少年家国情怀的现实基础

  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同属中华民族。自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历经变迁,但它依然保持着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从语言、文字到传统道德,从民间风俗到思维方式,都以中国式的风貌为主,延续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从语言使用来看,台湾官方语言为大陆普通话,主要民间语言为大陆的闽南话、客家话等。据调查,有66.3%的台湾人主要沟通使用语言是普通话,其次是闽南语,占31.7%,第三是客家话,占1.5%,其他语言则都低于1%⑦;通用文字为繁体汉字。从生活习惯来看,台湾人民重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传统节日,这些节日的纪念形式与大陆类似,通过这些节日达到与家人(族)团聚、欢庆、慎终追远的作用,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民间信仰来看,台湾地区的主要宗教信仰为发源于大陆的儒释道思想。调查发现,若只能选择单一信仰,台湾地区有27.9%的民众认为自己信奉传统民俗宗教,19.8%为佛教,18.7%为道教,其余为无宗教信仰或相信其他宗教⑧。台湾地区还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和家庭文化的传承。台湾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固有道德”,所以台湾地区一直保存着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的伦理秩序,各级学校也都立下了“礼、义、廉、耻”的共同校训。这些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台湾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都十分有利。

  (一)家族纪念日的重视与庆祝:在台湾的家庭中,家族纪念日如祖辈生日、家族活动、祭祖活动等被看作重要的活动。台湾地区教育部为了增加家族祖孙间的交流,于2011年将每年8月的第4个星期日定为祖父母节。对这些纪念日的重视,有助于加深个体对家族的身份认同感,增强家族的凝聚力。

  (二)语言的使用与传承: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地区政府已经发现母语传承的危机,闽南语在世代之间的使用降了近6成,客家话则降了7成,其他语种的使用率下降更大 ⑨,为此,台湾地区政府要求自2022年开始中小学必修本土语言,包含闽南语、客家话、原住民语、马祖语和台湾手语⑩。其中闽南语与客家话主要传承自中国大陆的福建与广东。台湾家庭中母语的使用和传承,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增进个体对台湾本土文化的认同感⑪,幷加深其对两岸尤其是台湾与福建、广东地区乃至中国文化深度联结的认知。

  (三)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传递:台湾家庭传承了中华文化的许多价值观念,如孝道、礼仪、忠诚、诚信等,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教导亲密/婚姻关系、夫妇关系、亲职关系、子职关系、祖孙关系等各种伦常知识。这些价值观念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培养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有助于两岸青少年形成健康的民族认同。台湾家庭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传统节日的庆祝、祖先祭祀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通过这些传承,有助于青少年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理解。瞭解历史,能够使个体对台湾在中华文化背景中的独特性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自觉体悟“有国才有家”的道理,体认“家国同构”的思想,从而打下更加深厚的国家认同基础。

  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早已在台湾开枝散叶,融入了台湾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中。家族叙事作为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石,能较好地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家族文化与国家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个体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

  三、家族叙事培育两岸青少年家国情怀的育人维度

  家族叙事作为家族文化的傅承方式,在培育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与促进国家认同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家族叙事促进两岸青少年家族历史的认知

  在家族叙事活动中,通过祖辈们的口述或家谱资料的查阅,青少年可以追溯家族的来源、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深入瞭解自己的家族背景、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这不仅使个体生命存续的空间和时间都得到了延展,个体与家族的情感联结也得到了强化。若能通过民间的互动交流,家族叙事同样能促进海峡两岸亲情的延续和传承。通过家族叙事的分享和交流,两岸青少年可以感受到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情纽带,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理解认同,促进两岸青少年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家族叙事激发两岸青少年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家族叙事是个体与家族乃至国家之间的一种深层对话。家族叙事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如孝道、敬老、忠诚等。通过家族长辈讲述家族的历史,两岸青少年可以瞭解家族的价值观和传统行为准则,培养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坚守,激发对家族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它不仅能体现个人的家国认知水平,还能提升个人的家国认知能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