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张亚中:期待两岸核心问题拨云见日
http://www.CRNTT.com   2012-07-13 00:44:45


 
  “X”指的是主权,“Y”指的治权,基于治权来自于主权的原则,目前现有的“一X两Y”模型,“X”必然与两个“Y”中的一个一致,或“X”是个虚的概念,再加上“主权”的排他本质,两岸即陷入了“只有一个主权”(一X各表)或“两个主权”(“X”是个虚的民族文化血缘概念)的争议。 

  本文并非处理统一后的两岸定位,而是探讨目前两岸和平发展期的两岸定位。这一篇理论性的文章尝试为两岸核心问题之一的定位问题提出逻辑上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必须创造出一个与“一X”接轨的“第三Y”,才能解决两岸的主权与治权问题。因此“一X三Y”才是两岸和平发展期的最适合定位方式。如何从“一X三Y”往“一X一Y”迈进,凭藉的就是共同体的路径。 

  “一中三宪、两岸统合”因而是两岸和平发展期的最适宜定位与互动的模型。如果两岸愿意采行这样的论述或政策,两岸的认同也必然会向“一中”与“统合”转向。 

  第十一篇文章〈从中华文化解开两岸核心问题的纠葛〉(《中国评论》,2012年6月号,总第174期)是这一系列最后一篇的作品。由于本人这个学期在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特别开设“中国传统对外思想研究专题”硕博士课程,特别邀请谢大宁教授一起参与授课。本文若干观点得到谢大宁教授启发,特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从中华文化出发,提醒两岸中华文化为何会有“大一统”的传统与认识,而没有对“独立”或“分离”的鼓励。那是因为在中华文化传统上,“一统”并非仅有政治上的意义,更多的是文化的内涵。中国历史一向对能够守住中华文化给予高度肯定,而反对文化传承的分裂。 

  从中华文化来说,“中国”就是“天下”,我们所熟知的汉唐宋元明清,包括1912年的“中华民国”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现在的政治学定义下,其实都只不过是行使“治权”的朝代“政府”而已。中国文化中不只谈“大一统”,更谈“正统”。哪一个皇帝可以得到“天命”就可以得到“统”的“统治权”,但是如果倒行逆施,不顾人民的利益,就是违反了所谓的“天命”或“德命”,“统治权”就换由另一个“治权”来接收了。 

  西方定义的“主权”其实从来没有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中华文化不谈“主权”而是谈“天下”。“天下”为认同中华文化者所拥有,它从来不需要分割,因而中国历史上“分天下”的目的也是在为“争天下”。 

  西方概念的“统”、“独”是主权的统一或分离,决定是“统”或“独”的因素除了两厢情愿就是权力的对决。两岸如果用西方的主权观来处理两岸事务,那么也必然接受了主权是排他、绝对、至高无上的原则,而陷入零和的困境。 

  两岸应该将“主权”还原为“所有权”,“治权”为“管理权”的概念。中国这个天下是两岸人民共有的所有权,只是目前各在其领域内由各自的政府行使管理权。我们要努力的目标不是从中国这个天下中分离,而是让所有天下人能够过更好的日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