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志军陡然落马 高铁迎来反思时机
1、触动高铁反思 铁道部“刘志军时代”告终
刘志军是2011年接受调查的首位正部级官员。他的落马,不仅意味着其“政坛不倒翁”的称号成为历史,也标志着中国铁路历时将近八年的“刘志军时代”走向终结。在其任上,中国铁路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建设阶段,高铁建设高歌猛进,但体制改革停滞不前,安全事故和腐败案件屡有出现,备受指责的“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现象则依然没有消除。(北京《经济观察报》)
无论是主政铁道部期间力推的高速铁路,还是个性鲜明的工作和生活风格,刘志军在系统内外都不乏争议。尤其是被认为是刘志军时代最大亮点的高铁,在政企不分和监督约束不够到位的铁路系统,其潜藏的经济、技术、管理等风险有可能因人为因素而放大。这些风险如同魔咒一般,变幻莫测却又并非无法驾驭。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两会代表、委员能不能给“铁老大”开出一剂清醒的药方,我们拭目以待。(北京《中国商报》)
和往年一样,2011年春节期间,刘志军没有回家过年,而是乘坐火车在成都、广州、武汉、南昌、阜阳、延安等地频繁视察、慰问和调研。据公开报道,2月10日、11日,刘志军对西延线、西康线、襄渝线的主要行车设备、线路质量、治安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并检查了陕西新延安站。有几人能料到,这是刘志军作为铁道部部长春节之旅乃至其39年铁路生涯的最后一程。
2月11日晚,58岁的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被有关部门带走,事先没有任何预兆。知情人士称,刘志军当时的表情十分平静,没有过多言语,似乎已有心理准备。(北京中国网)
2、高铁“中国模式” 八年创出众多世界第一
刘志军担任正职的8年间,正值中国城市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铁路建设大跃进时期。从2004年开始引进高铁技术,到2010年,中国高铁用不到7年的时间走完了国际高铁强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据铁道部内部人士分析,刘志军之所以力推高铁,一是拉动内需的历史性背景,二是铁路资源紧缺,通过修建高铁,中国铁路繁忙干线可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把既有线的能力腾出来,发展货物运输。(北京《中国经济周刊》)
作为后来者,中国高铁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自主创新的“中国模式”。
中国的高铁建设具有无法模拟的独创处,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点是“拳头效应”,即铁道部将全国铁路市场集中统一,作为技术引进的谈判砝码。面对诱人的蛋糕,最先进的道岔技术、最优质的无渣轨道技术、最稳定的高速列车技术……纷纷以最高的性价比涌向中国谈判者,既避免了企业分散谈判而相互抬价、恶性竞争,又保证了引进的是占据产业制高点的关键技术。(广东金羊网)
技术引进后,科技部与铁道部整合了全国的科技资源,打破了部门、行业、院校、企业的体制壁垒,打造了战略性产业的公共创新平台,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既降低了创新的风险与成本,又加快了成果转化效率,使基础研发到产业化生产的时间缩短了十几倍。
据介绍,中国高铁不仅将核心技术学到手,用到位,而且还不断自我超越,根据中国国情、路情,不断填补高铁技术空白,将高铁理论与技术发展到新的高度。由此,中国高铁拥有了众多的“世界之最”、“世界第一”。(北京《中国经济周刊》)
3、垄断滋生腐败 招标潜规则绊倒刘志军
对刘志军而言,高铁是近年铁路建设的最大亮点,但在光鲜夺目的业绩背后,暗藏的工程建设和物质设备采购潜规则,以及先后爆发的多起案件,让这一亮点失色不少,刘志军自身也或许受到牵连。(北京《经济观察报》)
在高铁项目的拉动下,最近几年铁路系统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逐年激增,2010年投资分别达到8340.7亿元和7091.0亿元,2004年时分别只有901.38亿元和531.55亿元。
铁路系统的投资项目,表面来看都有完备的审批程序和招投标规则,但在其垄断而封闭的体制下,一些内部官员依然有可能利用制定和执行规则的便利谋取私利。接近铁道部纪委人士表示,向下属打招呼,帮助特定单位中标,从中索要提成,或者要求中标单位将部分标段分包给关系人;利用管理工程的优势,直接向施工单位索要工程项目,从中谋取私利;平时收受对方的好处,在项目招标和管理中给对方单位提供方便等,已成为一些违法官员的常用手段。(天津北方网)
灰色交易的存在,使铁路工程出现质量隐患的风险加大。已在铁路工程领域工作20多年的南方一家公司的老总说,中国铁路建设和高铁项目中,不少建设单位和业主,在目标任期内都要显示政绩以及效益,最主要的表现是要求尽快完成工程并节约成本。因此,就经常出现一些价格低、周期短的工程,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质量和安全,但到最后许多施工企业却只能拿到铁路部门的“白条”。(北京《经济观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