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步入加薪时代 代工模式之殇
1、加薪吞噬利润 富士康恐将白干十六年?
有人替富士康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公司深圳各厂区的工人大约45万人,如果一线员工的底薪从900元升至2000元,意味着富士康每月将新增50亿元的人力成本——如果其他厂区的薪资上调比例相同,那么公司势必将继续新增开支。有外资机构分析师表示,富士康每年或将损失大约1/3的净利润。按照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一位老师的推算,富士康需要16年半的时间才能赚够为这次加薪付出的金额。于是,眼下更多的问号抛向了富士康本身:大幅加薪之后,如何消化剧增的成本?(北京《证券市场周刊》)
要知道,富士康向来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精益化生产”方式闻名,加薪之后,这艘“全球代工业航母”过去的核心竞争力很可能消失殆尽。除此之外,薪酬具有刚性的特点,“一旦经济环境有所恶化后再想回落,势必困难重重。”正略钧策资深顾问曹宇指出。(广东《21世纪经济报道》)
针对富士康薪资连续两涨,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解释,以前鸿海在拟定薪资结构上,走的是跟随者(follower)路线,多半依据市场平均薪资再做微调,但第5跳后,我重新思考,发现90年代的员工要的是更有尊严、更有希望的工作,在想通这件事后,鸿海决定由从前的“跟随者”转型成为“破坏性的创新者”,以后的薪水水平希望可以与国际级的企业比美,让鸿海真正成为一个“愿意付得起高工资的领航者”。(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
2、转移并非善策 代工模式行至十字路口
种种数据显示,中国的“低廉工资时代”已经告终。在越南,从事最简单工作的越南劳动者,在2008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为:胡志明市和河内市大约合500元人民币/月;其他地区约合450元或400元人民币/月。印度的最低工资比越南稍高,而孟加拉的最低工资则比越南要低很多。在此轮加薪之后,中国的最低工资已超过了周边的很多国家,较有竞争力的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其最低工资都比中国低。(北京凤凰网)
富士康连十二跳事件,凸显了过去二十年来郭台铭自创最成功的代工模式已遇到瓶颈,显示台湾电子业以中国大陆为低价劳力优势的代工及加工形态的产业,已面临严厉挑战。从目前来看,郭台铭缓解压力的初步药方是“产业转移”——据悉,过去18个月,集团一直在将工厂往低成本地区转移。目前,富士康在大陆拥有10多座生产基地。除了中国内陆,富士康已将部分工厂迁至印度。(北京中国网)
尽管如此,产业转移的效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体现,需要一段时间来缓冲。在正略钧策合伙人洪军看来,作为全球电子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富士康的产业转移直接牵动着上下游,目前中国身兼“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双重角色,富士康为了保证其响应能力和降低物流成本,必然要考虑到其产业布局和上下游的互动——换言之,产业链的集群效应会制约富士康到另外一个地区重新开始。
毕竟,产业转移往往涉及一个产业链集群的重建,其中配套工厂的缺失、物流成本的高企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这些都是讲究“群聚布局”的代工企业需要仔细考量的因素。(广东南方报业网)
3、代工受尽压榨 富士康生意经亟待改变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代工之王”。作为鸿海集团客户之一的美国苹果公司,一部ipad最低售价499美元,但苹果为中国组装所买单的费用,仅为每台11.2美元。也因此,富士康的员工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他们生产着世界上最赚钱的产品,却拿到世界上几乎最低的工资。(上海文广传媒网)
这种将“多销”与“薄利”发挥到极致的生产方式与时代潮流的抵触会越来越明显,企业转型的压力将增大。而富士康一个月以来平息跳楼风波的种种举措表明,即使国际金融危机曾经令大批代工企业利润一降再降、惨淡经营甚至关门歇业,却没有引起代工企业对自身模式的深度反省。(北京《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鸿海的壮大历程可谓最大化发挥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即充分发掘低廉的劳动力以参与国际分工。代工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加工产品,但自己并不需要有品牌,也不需要到市场上做推广、营销。这种模式很简单、也很聚焦,企业只要做好一件事就OK了,那就是通过必要的管理,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客户质量要求的产品。因此,有人形容,富士康要求“产品要好,生产产品的时间要短,成本要便宜”,在这三重标准下,富士康就成了一个“压力锅”,许多矛盾便因此产生。(北京和讯网)
“富士康永远不做自己的品牌。”这是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的“语录”。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这说明富士康的战略是只做代工,不做品牌;而另一方面,则是富士康对所有客户的承诺,富士康掌握了这些世界级客户的秘密,但是它不会去做自己的产品,不会成为客户的对手。”(上海《三联生活周刊》)
郭台铭曾自我剖析富士康高速成长的奥秘,在于“一流客户、二流设备、三流管理、四流人才”。一流客户指的是苹果、诺基亚、HP、戴尔;但是四流人才的大陆劳工,已不再是可随意榨取的工人,未来这个顺位必须修正,郭台铭必须用第一流人才去开拓下一个三十年的江山。放眼富士康未来的出路,有人说鸿海应走向品牌,但是品牌与代工向来无法并存,况且,郭台铭一向没有品牌的思维,难度很高。(天津《今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