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必须摆脱低效增长症

http://www.CRNTT.com   2014-06-18 09:08:36  


要清醒地看到,低效增长或粗放增长仍然是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
  中评社北京6月18日讯/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左右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增长史上不多见。但这种增长主要是依靠大投入带来的,或者说主要表现为粗放增长,经济运行的效率并不高。正因为如此,中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一届中央领导更是反覆强调要追求有效率、有效益、没有水分的增长。但低效增长问题已积重难返,需要深入研究,找出其病根,并持续做出改革和转型等努力,予以逐步解决。

  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文章表示,按照生产函数和增长经济学理论,从供给边来看,经济增长可通过两大基本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劳动、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二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则是笔者近年来反覆强调的经济增长供给边“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含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增加等)。同时,政府也可以从需求边入手,运用凯恩斯主义的刺激政策,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增加出口、投资和消费三大需求,来加快经济增长。若从经济效率角度对经济增长进行分类,可将经济增长分为低效增长和高效增长。一般说来,主要依靠大规模生产要素投入带来的增长常常表现为低效增长,主要依靠“三大发动机”拉动的增长常常表现为高效增长。

  文章称,低效增长是经济增长中的一种现象,不是所有的低效增长都是低效增长症。之所以成为低效增长症,主要是由于制度和体制的原因,使得低效增长持续时间过长,进而带来很多后遗症,如资源能源消耗多、环境破坏严重、资金利用效率低等。低效增长既表现在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也表现在某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水平偏低。衡量低效增长的指标很多,如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用水量)、单位GDP地耗(建设用地)、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投资效率、资金利润率等。

  客观来说,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不完全是低效增长,其中部分增长是由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据华冬芳等人采用索洛余值法估算,1979-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要素投入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24%。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都可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做出贡献。1978-1998年间,劳动力转移(结构优化的表现之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1%。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