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房地产行业支持政策层出不穷,从年初的多地因城施策取消限购、延长支持时间、发放补贴、调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等政策,到7月政治局会议的推进城中村改造与强调“地产市场供需格局变化”,再到9月销售支持政策的密集出台,政策支持重点由化解房企信用风波转向促进地产行业基本面的修复。政策呵护下,未出险房企的经营基本面或将维持修复态势。
现金流改善仍需时
销售虽边际修复,但仍未修复至2021年水平。2023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增速虽受益于多地不断加码的销售支持政策环比改善,但仍低于2021年水平。10月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边际回落,传统“金九银十”过去后,销售支持政策的成效与行业基本面修复动力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对地产行业而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景气度的回暖与基本面的修复实难立竿见影;对于短期债务压力较大的房企而言,在经营难以快速修复的背景下,虽然未出险房企信用风险已逐步出清,但其化债也更需依靠外部支持。
外部增信更多为锦上添花。虽然“第二支箭”政策落地以来,民企融资边际回暖,但助力房企融资的外部增信措施也需房企自身提供反担保。对于舆情环绕或是债务压力较大的房企而言,其本身缺乏优质资产项目或使信用资质弱化,再融资渠道受阻,外部增信更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非雪中送炭,因此2023年以来不乏受“第二支箭”支持的民营房企在陷入舆情波动后增信融资不畅,最终发生展期。
在此背景下,房企现金流的改善为一个渐进修复的过程,2023年以来,混合制房企与民营房企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经营造血能力仍有待改善;投资性现金流收缩,主要因为房企开发投资意愿下降;筹资性现金流缺口呈净流出态势,融资能力进一步弱化。
房企债务风险化解也需依靠股东与政府支持。在行业景气度难以快速修复、外部增信锦上添花、自身现金流有待改善的背景下,对于债务压力较大的房企,特别是囿于舆情的房企,其“燃眉之急”更需依靠股东支持,特别是地方政府股东的支持,无论是承接相对低质项目改善企业现金流,还是市场化购入债券提升市场信心,均可抽丝剥茧地切实改善房企信用资质,从而实现债务风险的化解。
投资情绪呈现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