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投资者需要注意几点:首先,对于第二上市的回流中概股,需要注意流动性风险。第二上市公司的流通量、市值会比起第一上市地会有一点距离,这意味着,对于某些机构投资者而言,尽管这些公司在香港上市了,但主力操作交易仍是美国。第二,香港美国两地的估值水平也是有差异的,投资者需要注意美国的股价表现最近如何。第三,散户股民要注意杠杆水平。以往香港股民,是通过借孖展(放大杠杆)去借钱打新,争取比较多的股份,但现在我觉得这个做法风险比以前高了,一方面是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利率成本变高,另外首日挂牌能取得比较好的回报概率也不是那么高了。
二是ETF互联互通的机遇。今年5月27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原则同意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互联互通。此举将深化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融合,大大增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的信心。过去,沪港通、深港通及债券通等各个互联互通项目在过去数年蓬勃发展。ETF互联互通的落实是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继续融合的另一个里程碑,将进一步加强香港连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桥梁角色,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选择,促进ETF市场的流动性和持续发展。
我认为,这是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继续融合的新里程碑。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来说,这次的措施无疑是在原有的互联互通机制上又一个重大的改革或者说优化举措。它一方面可以把双方的投资标的增加或者丰富,另一方面是在未来促进香港的ETF的产品发展和交易。ETF产品在过去几年,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主要的资本市场,都广受投资者欢迎,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零售投资者,对于ETF产品普遍是比较感兴趣的。
三是SPAC上市机制的机遇。从港交所引入SPAC机制以来,市场始终在观察。8月15日,汇德收购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第三家在香港上市的SPAC。该SPAC由前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前渣打银行大中华区主席曾璟璇担任发起人。所谓SPAC,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一家没有资金的空壳公司,其上市集资的目的是在上市后一段时间内并购一家有成长性、有估值增长潜力的公司,然后与投资者分享回报。这个在美国有相当的历史了,最近投资者非常热衷,去年我看过一个粗略统计,就是美国SPAC上市的占整体美国上市项目60%,而且集资额超过800亿美元,比2019年涨了6倍多。
无论对于这个新兴事物怎么看,作为投资者来说SPAC毕竟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选择,要辩证地去看待。一方面,与主流上市方式IPO(首次公开招股)相比,SPAC具有时间短、费用少、流程简单、估值弹性大、融资有保证等优势,加之香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会吸引更多大中华及亚太地区的公司来港上市。但是另一方面,SPAC并非采用传统上市模式,对投资者而言,不可忽略与初创性质相关的波动性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