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看到有关礼品费、外出考察费等项目支出的详细解释。而这些,在公务接待中,似乎已然是惯例或者“人之常情”。
接待费用乃至行政开支,为什么居高不下,由此可见一斑;各地的“三公消费”迟迟不能公布,或者即使公布,也语焉不详,大约亦可从中找出原由。随之,纳税人的税款,变成一笔笔高消费的糊涂账,行政开支公开透明节约的要义,化为乌有。
顽疾很难治?似乎也不是。连普通民众都能给出“药方”,更有许多经验可供借鉴。
“要是信息足够公开,管理足够严格,公务开支就能管得住”——在一家国外基金会负责“政府信息公开”项目的卢宜宜说。
她以自己的报销经历,作为例证。哪怕是请人在“星巴克”喝了一杯咖啡,她的账单里除了得有咖啡厅的发票明细外,还要填写餐饮申报单,写明喝咖啡的日期、事由,以及被请者的身份,并在餐饮类型的相关选项里,选择“喝茶”一项。
公款宴请中,要将请客原由、邀请对象、时间地点,乃至菜品及价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大约没有多少空子可钻。以此推广,如果公务开支能足够公开透明,相关制度能具体到细枝末节,不仅贪腐者受制约,无辜者也可免遭不白之冤。
不妨假设一下,要是秭归县账单中那些“买”给省领导、巡视组的手机、平板电脑,“趁机”购置的办公用品,送出去的礼物,消费的烟酒,都能注明详细用途,并且有消费或者接收者的签字,巡视组恐怕就不会轻易被“冤枉”了。(时间:9月16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