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布局的启示
“瘦肉精”事件被曝光之后,猪肉不但价格暴涨,更牵动了国内对整个产业链的反思。而高盛,则是最先被怀疑操纵价格的黑手。
2008年8月,一则高盛斥资2至3亿元收购国内10余个专业养猪场的消息,震惊国内。有的媒体甚至声称,高盛为代表的国际PE渗透的不仅是中国养殖业的整条产业链,更涉及中国农业上下游各个领域。在多哈小型部长会议再次破裂、各国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不断追加投资的行为值得关注。到底是产业布局,还是技术性操作,是对产业的看好,还是只是一种投资行为?争论还没结束,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中国货币政策不断紧缩,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忘记了。
但时隔两年多,当猪肉涨到了再次引起总理关注的时候,人们不禁又回想起这则新闻。
2008年7月29日,美国严拒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多哈回合谈判破裂,各国重回死守农业的状态。“中广系”领军人物辜勤华就分析说,中国农业正处于急缺资金与技术的发展时期,外国投资者看到了机会,首先下手,掌握了资源性产业,除非我们以更高价格买回,否则很难回转。农业项目的分散性,收入低下,规模难成气候等特点,使得不少政府的基层主管人员,容易在关注GDP目标时忽略了农业,是酝酿农业危机的因素。在这种背景下,高盛以及德意志银行在华大规模布局养殖业,就更加可疑了。尤其是中国豆油压榨行业在被外资借大豆价格战之际所掌控之后,猪肉是否是下一个目标,也曾引发过争论。不过,很快这一话题就冷淡下来,而养猪也还是处于分散化养殖的状态,肉食品加工产业链还是各自为政。
但高盛这一被称为“华尔街最诡秘的投资银行”控股双汇、布局养猪场一事,如今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
养猪业在发达国家中,早就是受抑制状态,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所淘汰。但是中国不同,中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也有着无与伦比的大市场。但中国的养猪业却一直处于分散状态,上万头的养猪场凤毛麟角,下游的加工企业难以控制货源,这不但增加了兼并的空间,也使得控制整个产业链更加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