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悲剧印证财富暴力 民众愤怒非仇富
1、财富暴力令人发指 牵动社会矛盾敏感神经
“夜里开开嘛,天还这么早,怎么好开的……”这是事发现场目击者记录下来的,来自与肇事者有关的一位黑衣女士的话语大意。一网友认为,这显然幷没有指责肇事者在城市道路上飙车的意思,只是责怪不应该太早上道,让人匪夷所思。而在网络上公布的一张现场拍摄的照片里,面对这桩惨烈的车祸死亡事件,这些年轻人还在路边勾肩搭背,嘻嘻哈哈。(广东深圳之窗网)
这次的杭州车祸,其实公众的愤怒更多的是源于“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对生命的漠视,源于这个社会越来越深刻的裂痕。晚上8点在杭州市区飙车,出事之后一帮狐朋狗友依旧谈笑风生,肇事者一家想到的不是安抚死者而是尽快靠关系摆平,于是,当“富家子弟”、“飙车”、“撞死人”,这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时,就产生了微妙的效果,这起交通肇事再次撞击了公众的脆弱神经,不由得演变成为了一起对富家子弟情绪宣泄的公众事件。而这起交通肇事案留给我们的思考应该还不仅仅限于如此。(北京CCTV网)
2、民众反应幷非仇富 谭卓之死引发公共焦虑
其实,在飙车夺命案中,让人同样感受甚深的是社会撕裂、阶层断裂的社会悲剧。但是,公众的怨声怒气不是什么仇富,而是仇视执法不公、担心强权对弱民的侵害,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对长久以来的执法惯性和制度不公的极度焦虑,即对权利屡遭侵害的现实的强烈反应。(湖南华声在线网)
人们在感叹财富的巨大魔力之后,一种潜藏于心、深深的公共焦虑感便油然而生——富人拥有财富几乎可以获得一切,甚至连公共资源都可以成为供其任意支配的“消费品”,他们随时都会因财富的挥霍、欲望的放纵而干扰社会秩序和破坏公共安全,压榨普通人的权利空间。(北京国际在线网)
其实,“仇富”幷非出自嫉妒和眼红,而是由于大家公认一个强势群体破坏正常秩序和正义规则,至少是他们容易破坏这种规则。“仇富”的理由就在于:富人破坏公正规则,也只有他们才可能对合理规则产生较大的破坏力。(上海《东方早报》)
3、贫富鸿沟不可忽视 消除仇富有赖社会公正
综观事件,有人认为,肇事者身上的“富人”标签,无疑放大了这起交通事故的含义。在网络上广为转载的是8日发表在“19楼论坛”的一个帖子,题为《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从媒体专业技术上看,这个标题提纲挈领,而且形象生动,易于传播,为此事件一跃成为公共舆论的焦点起到了关键作用。“富家纨绔子弟(或称‘富二代’)”和“平凡上进青年”的标签就牢牢地贴在了它的身上。(北京《中国青年报》)
为此事件的公共化当推手的,除了杭州警方贡献的“70码”之外,还有一些试图阻止媒体报道的传闻,以及天涯网上出现的一大批新注册的为肇事者进行辩护的ID.出于对“五毛党”的愤怒,这些辩论吸引了更多的网民前来揭露和声讨。(广东南方报业网)
有人呼吁就事论事,不要扩大舆论,乱贴标签。然而,从上述列举中可以看到,假如没有这些标签,此事件就不可能成为群情激愤的公共事件,就不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样的话,它就真的“就事论事”地掌握在交警手里,按照“70码”的倾向进行处理了。
可悲的地方恰恰就在这里,一起事件中,无辜的生命被剥夺了,幷不足以引起重视,更有可能得不到公正处理。它还必须有足够多的标签,让网民愤怒,让市长批示,才能找到走向公正的方向。(香港凤凰网)
要想使当前的社会鸿沟被削平一点,最要紧的,是尽量在制度上突出公平二字,免得不公平戕害整个社会的进步。在国内著名的“小资”网站豆瓣网上,署名“跳房子”的留帖就说:“这件事情涉及的是我们国家法制是否公平公正、政府工作透明度公开化和媒体舆论权利的问题……如果国家法制公平公正就不需要我们在网上瞎操心了。”也有人认为,“肇事者的家庭背景其实幷不重要,比他们有钱的杭州人比比皆是。问题关键在于,如果这个案子不能得到公正、公开处理,这个城市居民的安全信心将受到严重影响。”(新加坡《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