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本哈根峰会博弈 厘定气候新秩序
1、哥本哈根峰会启幕 承载应对气候变化希望
12月7日起,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全球110余国的领导人云集,希望抓住“挽救人类最后机会”。领袖们带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来的,不仅是各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底线,还蕴涵着今后较长时期内各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路径,意味着为全球气候变化付出努力的分量。(北京《北京青年报》)
因此,本次峰会可算是进入21世纪乃至二战结束联合国成立以来,最吸引眼球的全球多边会议之一。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泱泱大国到弹丸小国,几乎所有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在显要位置聚焦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这次会议尽管长达两周时间,但议题就是两个:大致确定全球各个国家的减排额,发达国家为此该拿出多少钱并如何管理、分配和使用这笔钱。
在华服美食、觥筹交错的台面背后,哥本哈根本次峰会更像是一个地道的国际政治“战场”。最重要的对抗焦点,自然穷国和富国之间围绕减排额和减排资金之间的矛盾,这是峰会成败关键。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直接面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岛国联盟、非洲国家,还是基础四国、77国集团,立场是大体一致的,即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不仅要对减排额做出数量足够、切实可行的承诺,更理当为其工业化时期污染全球的历史向穷国作出补偿,包括资金和技术。
穷国之间围绕谁得到资金扶持,分别得到多少、多长时间的扶持也在“内斗”,富国之间围绕资金、技术提供同样也矛盾重重。岛国联盟和非洲国家认为自己身处气候变化威胁前线,理所当然应该得到更多,甚至连中印这样的国家都应该予以扶持;中印等国则认为自己也该得到资金扶持,尤其是技术共享。(香港中评网)
2、事关主导权话语权 气候之争如同战略较量
随着大国领导人陆续赴会,哥本哈根峰会围绕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争论进入白热化,各大阵营纷纷亮出底牌,唇枪舌剑,辩论激烈。与会者都明白,气候之争绝不仅仅是一个减排百分比的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经济利益的较量,说到底,气候之争是一场关乎人类未来和各国发展的战略较量。而在进入21世纪后,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各国在谈判中都不遗余力地维护自身利益,退让和妥协的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系统性矛盾”,似乎根本难以调和。(北京《北京日报》)
其实谁都清楚,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负有特殊的历史责任。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占全世界人口不到1/4的发达国家消耗了全球3/4的资源,排放了80%的温室气体,才创造出今天的辉煌。但是,当其他发展中国家步其后尘,逐步向工业化国家迈进的时候,他们却提出了所谓的气候变暖问题,强制发展中国家加入减排行列,西方国家不仅要发展中国家为其罪孽埋单,更重要的战略考虑是借助减排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继续维持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由于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上都占绝对优势,减排方案实施后,大打“气候牌”不仅可从这一进程中攫取巨额经济利益,还可通过新标准,形成新的“绿色保护”,延缓迟滞新兴大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发展中国家永远成为他们的附庸。(北京《中国青年报》)
3、气候谈判举步维艰 哥本哈根峰会“空谈误事”
从全球范围看,气候变化问题本应是超越主权的话题,必须是全球意义上的“全球议题”。它必须由一个个主权国作出妥协甚至牺牲。因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家利益,有着不同发展的阶段,也就有不同的诉求。这当然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更是一个呈现政治大国气度与远见的最佳窗口。丹麦哥本哈根这10多天来成为了全球诸多势力竞相显示姿态的“国际舞台”,更成了气候政治的“战场”。(广东《广州日报》)
由于异常错综复杂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实际上是事关世界各国利益的发展权之争,显然不可能在哥本哈根的十几天里解决全部问题。但由于发达国家不愿拿出政治意愿,肆意阻挠破坏谈判进程,哥本哈根大会一直挣扎在“空谈误事”的尴尬境地。比如在12月11日举行的“总揽关键方观点”新闻发布会上独缺美方代表;奥巴马总统抵达哥本哈根以后并没准时抵达会议中心,致使大会延后2小时才开;频频闹出的私拟草案风波也为大会平添波澜——在大会举行的第二天,一份由英国、美国、丹麦拟写的提案浮出水面,之后,主席国丹麦“违规”操作,私自抛出一份“丹麦文本”强使大会讨论。(北京《国际金融报》)
在各自的发展利益牵引下,“哥本哈根决议”久决不下。从哥本哈根最初期望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到最终的《哥本哈根协定》,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直言难掩失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称“大会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本次哥本哈根大会,会议中的五大关键问题尚未解决:一是谈判的基础文件、二是减排目标、三是“三可”问题(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四是长期目标、五是资金问题。除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之外,在本次会议中一些中下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差异也开始凸显。(北京《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