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读书随笔:托尔斯泰阅读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20-06-25 17:23:15


  中评社北京6月25日电/据人民网报道,托尔斯泰一生虽未能亲身感受中国,却通过阅读与中国相关的著述在心目中形成有关中国的印象与理念。

  托尔斯泰活了82岁,除了当过几年兵,读书写作是他一生的职业。托尔斯泰全集有90卷之多,而他读过的书更是不计其数。

  他在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有两万多册藏书,涉及30多种文字,其中有中国古籍的西方语种译本,如《道德经》《大学》《中庸》,还有介绍中国的书,如法驻华大使西蒙的《中土之国》俄译本,英国人詹姆斯·勒格的《中国古典作家》三卷本、米多乌斯的《关于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笔记》《中国人及其起义》,还有中国留学生张庆桐和俄国人一起翻译成俄文的梁启超的《李鸿章》一书,辜鸿铭寄来的英文著作《尊王篇》等。

  托尔斯泰在63岁时曾开列过分别对他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一个书单:孔子和孟子——印象非常强烈;朱利安的《老子》法文译本——印象强烈。除撰写《孔子的著作》《老子的学说》等文章,托尔斯泰还亲自从德文和法文翻译《道德经》,编辑出版了《托尔斯泰选译中国哲人老子名言集》,主编或推荐出版了《孔子——他的生平和学说》《墨子——中国的哲学家》等。

  晚年的托尔斯泰为什么会对中国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

  首先,托尔斯泰对所谓现代文明并无多大好感,所以对中国农耕文明十分推崇。1851年英国举办“水晶宫”博览会,成为当时科技进步的一个标志。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小说《怎么办?》中以颂歌般的语调描写了他亲眼看到的辉煌景象。但在托尔斯泰看来,现代科技带给人的并不是真正的文明。

  他谈到,那些“对化学周期表、视差和镭的性能一无所知”,却“懂得自己生活的意义并且不以此为傲”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他主张中国人应当继续过和平的、勤劳的、农耕的生活,遵循儒释道的教义,克己、忍让,那么,任何力量都不能战胜他们。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