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端午:传统节日让遥远的记忆更鲜活
http://www.CRNTT.com   2020-06-25 17:22:30


  中评社北京6月25日电/据人民网报道,艾叶流芳,又是一年端午至。“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就像中秋节吃月饼、过年吃饺子,咬上一口粽子,口腹欢愉得到满足,过节的仪式感也随之而来。

  食过返寻味。千百年来,这样的一种仪式感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遗韵,跨越时空、芬芳至今。传统节日或者说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一直存续于血脉人心,留存在民族基因,历久弥新、耐人咀嚼。

  抚今追昔 传统节日增进民族凝聚力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延续至今的传统节日年深日久、习俗颇多,透过这些节日风俗,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感悟古人的人文情怀。

  端午时节,天气燥热、蛇虫出没,百姓多挂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以驱“五毒”。《红楼梦》也有“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的记载。这些民俗里,蕴含着古人应对天时、物候的经验智慧和祛病消灾、强身健体的淳朴心愿。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最为大多数人熟知和接受的,是纪念屈原。他热爱故国,明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爱民如子,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又刚毅执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自沉汨罗江,老百姓怕鱼吃掉他的身体,拿来米团投江喂鱼。此后,包粽子、吃粽子逐渐成为民间缅怀屈原的形式。

  端午的粽子,包裹着家国情怀;春节的饺子,寓意“更岁交子”;中秋的月饼,寄托着“千里共婵娟”……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蕴藏着民族的集体意识,烘托着民族的文化底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