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两岸关系转变的四点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06-06-06 12:27:07


  中评社讯╱题:两岸关系转变的四点启示 作者:徐博东,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兼院长;马淑明,北京联合大学台研院两岸关系所副教授

  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曾对来访者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在历史变化的关键点上,有什么样的总结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眼前,两岸关系令人鼓舞的转折尚属初期,能否巩固并继续向正面展开,取决于我们主观上能否对这段实践及时作出科学的总结,否则会错失良机,徒增波折。综观今年初《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后两岸局势的变化,有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民意是“解扣化独”之本 

  但凡目睹过连宋登陆过程的人,无不对胡锦涛总书记以静制动、气定神闲操掌大局的风范感佩不已。然而从深层透析可知,赋予其大自信、大格局扭动两岸僵局的钥匙,是其主政以来始终突出强调的“以民为本”的理念。“民本”正是胡锦涛对台新思维的核心。笔者认为,这一核心,在实践中具有如下几点基本内涵: 

  其一:以民意为法宝,开掘逼退“台独”、推进和平统一的新动能与新空间。 

  近期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法宝的四点效力:一能巩固政权基石,以民意支持为坚强后盾,获得主导和平统一大业的大动力和大自信;二能冲出自身思维上的拘谨之态,将发展两岸关系的谋划,从某人、某部分人或某个党派的狭隘视野下解脱出来,真正落实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战略基点上;三能凝聚岛内外和平统一的力量,形成抗压性更强、更稳固的抑制“台独”的反独防独联合阵线;四能直捣“台独”势力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巢穴,粉碎“台独”幻梦,从政治、经济、文化到情感等各个层面,把和平统一事业历史性地推向全面排独、化独、解独的新阶段。 

  民意高于天,政治家的所有谋略只有在这一底盘上运作,才能做出好的文章。《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后岛内泛绿营垒的分裂、顶级绿色台商许文龙的临阵“脱绿宣示”说明了这一点;岛内民调对连战登陆的高支持率(50%)、对两岸和解交流的高期盼率(85%)、对陈水扁政权与大陆务实谈判的高希望率(68%),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二:在大民意与小民意的辩证关系中,构建“一中原则”下不可抗拒的“破僵向统”大趋势。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对台方针原本是非常理性的战略决策,然而多年来岛内民调不断显示这样的残酷事实:两岸交流发展了,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反而增多了!何以如此?原因固然很多,但一直以来大陆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文章做得过小、过窄,则恐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须知,“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大群体中的台湾人民,“台湾意识”是中华民族意识中的意识;如果台湾“小民意”失去了全体中国人“大民意”的支持,甚至与全体中国人的“大民意”相悖离,自会发生向“独”的偏斜。胡锦涛以民本为核心的对台新思维,修正了这一点的不足。 

  树大民意之威 激活小民意 

  多年来大陆对台争取民心的工作被某些岛内学者讥评为“把台湾人民当成磁娃娃”。然而辩证的事实是,不树大民意之威,小民意便无以正。无威无力的“示好”和“让利”,对台湾人民不仅无利反而有害。其实,明确全体中国人反独的坚定意志,引导台湾民众认知到身边“台独”之险,主动避险、化险,这原本就是大陆对台湾民众利益的最大爱护,同时也是争取台湾人民的最大前提。《反分裂国家法》在全国人大的高票通过,标志着全体中国人的“反独”意志被正式引入到解决台湾问题的变量中,并置于不可动摇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历史高位,得到法律的保证、肯定与伸张。事实证明,这种铸大民意于刀锋之上的“硬”,比起以往单纯的导弹实验和宣言书式的白皮书都要有效得多,既当头截断“台独”势力向“法理台独”的疯狂冒险之路,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任何外力借助其“国内法”或所谓“双边协定”插手台海事务的合理性;同时,让“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战略方针得到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正因为如此,岛内各党派、美日等国际社会,或振奋或震惊或恐慌或绝望,之后是对大陆主导两岸关系的权威、对全体中国人意志决心的正视、重视而不敢再蔑视、忽视。两岸政治僵冷之水由此才被反向激活,缓和台海紧张局势遂成为岛内外各方的共同诉求。尽管连宋登陆,双方刻意未提一句《反分裂国家法》,但客观事实已经证明:没有它重拳打出的岛内民众“避独求和”的小气候,与美日等外部力量“避独求稳”的大气候,连宋不仅无力走出自身思维、政治之网,也难以突围出“台独”围堵之网,更毋宁谈登陆成功了! 

  做深耕细作式的基础民意争取工作 

  今年以来,大陆积极促成春节包机、“双亚”赴台悼辜、江丙坤登陆等,注“情”于平和务实的理性中,一步步渐入台岛,吹起化冰的和风。至连宋登陆,更是抓住契机,实现跳跃性升华:大处,重整体布局,以勇气、魄力聚焦海内外、岛内外媒体,构建岛内民众与大陆民众跨越时空正面互动的大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大陆民意与中共高层的正面形象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大规模的“入岛入户入心”。包括台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爆发出来的血缘情感、民族意志与和平渴望,首次生动直面岛内外“台独”分裂势力,成为《反分裂国家法》正义性的最生动说明书。小处,重实质轻形式,在接待规格、细情小节上,突显平等、尊重与情意。如:接触中刻意回避不合宜的言辞与问题;沟通互动中,认真倾听、爽快接纳对方的合理要求,并及时加以推动落实。台湾水果零关税登陆、开放大陆人士去台观光、给予台湾学生学费及奖学金的平等待遇、送国宝熊猫给台湾民众等一揽子“礼物”,标志着大陆将往日对“台商”的关怀,开始全方位地释放给岛内各个阶层的普通民众。其后,对台湾原住民前往日本讨回祖灵的壮举、对受日本海上自卫队伤害的台湾渔民的抗争给予积极支持与关注等等,都无不表明了这种深层的、基础性争取工作的渐次展开。 

  其三:准确把握“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与台湾当局直接打交道的辩证关系,对台执政党、执政当局由保守回避变为积极回应、主动出击。从去年陈水扁就职演说前的“五一七声明”,到回应“扁宋会”,到连宋登陆中处处把持的度,以及一再突出强调的“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都显示出大陆方面对台湾当局积极主动的争取姿态。施压中释出引力,透出期待,谨防其“破罐破摔”。与握有公权力的执政者打交道,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问题在于采取何种有效策略,才能达到既定目标。目前岛内的政治生态,决定了民进党当局难以成为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口,对它需要施以外围破击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