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20日电/造成当前民营经济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有纯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
北京日报发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亭文章分析,如果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从广义的政府和民营企业两方面来看。
从政府方面看,在思想认识上,对于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说这些年来是有很大提高的。从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提出的“自己人”定位,到近期中央及各部门的发文开会、成立机构、出台法规、调整政策,等等,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但为什么给人感觉效果不及预期呢,恐怕还是与落实不力有较大关系。
现在民企和民营企业家所需要的,是“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面上的部署推动已经到位了,关键是动真格、见真章。事不在多,抓住一件,“徙木立信”,取信于民。一件一件地去抓落实,才能较好地促使民营经济预期好转、信心增强。譬如清理归还体制内单位对民营企业的欠款,又譬如在公用工程招投标中消除实际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再譬如甄别处理那些明显有违司法公正的涉及民企和企业家的案件,如此等等。
从民营企业方面来看,民营企业也需要审时度势,合规经营、重在创新、提振信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五个必须”的情况下,我相信关于民营经济的外部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都会不断地好起来。对于现在还很困难的一些中小微民营企业来说,首要任务当然还是“活下来”。但对于仍有一定实力和基础的民营企业来说,还是要振作起来,奋力拼搏,争取有一个“稳中求进”的发展前景。
在当前困难的经济形势下,我们也可以看到,还是有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是比较健康、相当强劲的。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企业家遇到困境时,从不怨天尤人、顾影自怜,因为那只会消磨斗志、涣散队伍,而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