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举例说,二战以后,日本抓住美国工资上涨,所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等加工业转移到日本,日本战后取得快速的发展。到了六十年代,日本的工资上涨了,那么这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逐渐失掉比较优势了。亚洲四条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抓住窗口机遇期,去发展这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同样取得二十年、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现在是高收入的国家。当亚洲四条小龙的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工资上涨了。这时,中国正好改革开放,抓住了窗口机遇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变成了世界工厂。
林毅夫提到,有绝大部分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GDP是在中国的一半以下。如果它们抓住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对外转移的窗口机遇期,它们同样可以取得二十年、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让它们从农业经济进入到现代化的工业经济,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甚至是高收入的国家。
“这次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规模,比六十年代的日本、八十年代的亚洲四条小龙规模大得多。“林毅夫说。
“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日本整个制造业雇佣的人是970万,八十年代韩国整个制造业雇佣的人230万,台湾雇佣的人是150万,香港整个制造雇佣的人100万,新加坡50万。这次中国整个制造业雇佣的人是1.25亿,单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雇佣的人就8500万。这次8500万的就业机会在未来五年十年,绝大多数会转移到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去。”林毅夫说,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那么它们可以实现像中国以及亚洲四条小龙或是日本在战后那么快速发展。
林毅夫还指出,要抓住中国这次“转移的机会”是有条件的,一方面是政策环境,二是基础设施的完善。
他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一方面靠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各个国家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跟国际市场,把它的国内资源跟国际资源联合在一起。同时,这些沿线国家如果能抓住中国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转移的机会,也可以像中国、日本和亚洲四条小龙一样。
另外,林毅夫提到,“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实际上对发达国家来说也是一样。
“发达国家还没有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中真正复苏起来。因此,对发达国家来讲,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世界其他部分地区的快速增长,给它提供市场、提供需求,让它经济能够复苏。”林毅夫说,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不仅提供了一个让中国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的机会,这也是一个让所有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变成发达国家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