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两岸政治互信的路径选择
目前两岸关系的大环境是比较好的,双方都没有采取激进方式解决分歧的倾向,双方主流社会都有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的底线意识,双方都已体认到合作比对抗更有利,而且都有求同存异的精神,双方都意识到可以互相给予对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两岸政治互信的深化是可以预期的。除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外,还需要开拓视野,增加新的可能路径。两岸政治互信的深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政治磨合工程,双方既要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又要有足够的理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深化两岸政治互信的路径就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有可能多轨并进。我们既推动精英互信,也可以同时推动青年人互信;既可以推动公权力部门的直接对话,也可以同时推动民间社会的融合共生。我们既可以尝试从高阶政治议题的对话,也可以从低阶的共同事务合作治理入手,培植两岸政治互信的社会基础。
并不讳言,过去我们曾经更多地寄希望两岸公权力部门间建立政治互信,如领导人之间、国共两党之间、两岸两会之间、两岸事务主管部门之间等,这一路径有其合理性和特殊重要性。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最近在三藩市表示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加强了政治互信,双方巩固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国民党多次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积极表态,台湾当局也多次重申“两岸不是国际关系”,对内对外都不会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张志军认为,双方“联系沟通机制的建立,对两岸双方加强沟通,增进瞭解和互信,妥善处理和解决两岸交往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有效管道”③。类似这种公权力部门及其代表人物之间自上而下地通过接触商谈、相互让步等方式,直接有效地建立起两岸公权力部门间一定的政治互信,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在两岸政治互信的议题方面,台湾方面也非常重视高阶政治议题的进展,并且认为是当前深化两岸政治互信的关键。台湾新生报社论指出两岸不能坐着等政治互信从天上掉下来,而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创造政治互信。其中关键在于,两岸能够通过顶层设计的安排,化不可能为可能。迄今为止,“九二共识”及以其为基础的“一中框架”或架构,都只能用于两岸之间,但两岸关系不只涉及两岸,还会涉及国际,如果,两岸可以共同将“九二共识”及以其为基础的“一中框架”或架构用于国际,那么,两岸的政治互信才算真正获得确立与巩固④。对于台湾方面希望参与国际活动的迫切需求,相信绝大多数大陆民众是无法体会到的,大陆社会的主流的意见仍无法接受两岸双方代表性政治符号同时出现在国际场合。除了双方决策层要以创新思维寻求解决办法外,如何化解大陆社会的疑虑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随着两岸关系逐渐进入深水区,我们更加深刻地体认到,两岸公权力部门间以自上而下方式深化政治互信的工作已经越来越困难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两岸民间社会的支持度不够,动力不足。甚至民间社会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影响两岸政治互信进一步深化的阻力,因为两岸民间社会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已经使得某些政治人物可以据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为反对而反对”的政治把戏,成功地牵制两岸公权力部门之间的政策互动。他们可以轻松地把责任推给民间社会,谁又能强有力地反对呢?
今年上半年,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与苏起、程建人、焦仁和、洪奇昌、陈明通、张五岳等共同提出了“大一中架构”新主张。本来这一团队的结合是很有创意的,这一主张也闪现出创意的思想火花,只可惜由于这一主张在表述上仍然不能跳脱“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言语障碍,受到大陆学者几乎一边倒“吐槽”。有大陆学者直截了当地指出,该主张“将对两岸民众形成误导,进而引发两岸进一步的对立,削弱两岸的政治互信”⑤。其实包括该学者在内的很多大陆学者也已经看到了“大一中架构”某些创意成分,同时也感受到台湾社会大环境还不足以让台湾的有识之士于公开面对两岸领土主权和人民意义上同属一国的政治现实,他们仍然必须以“国与国”的形式来指代两岸关系。
因此,两岸政治互信的深化不能局限于公权力部门,更不能局限于精英阶层,民间社会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也很重要。民进党人张百达注意到了两岸政治互信的多面性问题。他说两岸关系错综复杂,除了经常讨论的政治关系外,实亦包含许多其他层面的关系。因此,不仅政治层面需要互信,其他包括经济事务、安全领域乃至两岸民间日常互动,都需要逐步建立互信,巩固互信,进一步深化累积双方的互信基础。否则,若只谈政治互信,而其他层面的互信则不断遭受侵蚀与损耗,如此不仅导致政治互信难以深化,甚至将随之动摇。也就是说,政治互信固然有其优越性,但若无其他各类互信基础加以支撑填实,政治互信终将难以稳固立足⑥。笔者更注意到他所提出的两岸民间日常互动问题。
从两岸签署“服贸协议”后台湾社会的反应来看,民间社会与公权力部门之间的认知存在明显的落差,虽然“反服贸运动”未必是台湾多数人的意志,但至少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到了需要加大力度改变两岸民间社会环境的阶段,自下而上的力量支撑的强化,对于两岸政治互信的深化非常重要。与邻近的朝韩关系相比较,海峡两岸之间的关系发展要顺畅得多,这两组关系虽然性质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思路还是有相互借鉴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两年韩国大批专家学者络绎不绝地走访海峡两岸的原因。曾几何时,海峡两岸公权力部门还在进行激烈的舆论斗争,朝韩两国的领导人却早就拥抱了;但是,另一幅景象却是,两岸公权力部门的较劲似乎没有阻止两岸民间社会的密切交往,而朝韩双方的民间关系几乎仍然停留在冰封阶段。笔者无意否定公权力部门和领导人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的重要性,所要强调的是,民间社会的交流交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海峡两岸政治互信的社会基础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还是存在较大差距。过去30年两岸政治互信的进展离不开两岸社会基础的支撑,但两岸社会40年隔绝造成的社会断层也蓄积一定的反向力量,两岸民众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价值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得政治人物得以操弄政治对立,以两岸议题恐吓选民,获取短期政治利益。两岸断裂社会的再弥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重建两岸生活共同体,只有在两岸生活共同体的基础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才能巩固和深化,最终达成认知、情感和价值体系的相融。
两岸生活共同体的内涵与功能
无论两岸有多少差异,都只是地方性的问题,除了政治层面,大陆各省市之间许多地方之间的差异大于台湾与大陆江南地区的差异,台湾与福建在闽客民系上的关系之密切无与伦比。我们可以从地缘、血缘、文化、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不同角度发现海峡两岸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两岸分离的经历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这些关系,恰好也说明了两岸命运共同体有着深厚的根基。经过30多年的交流交往,两岸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社会关系等各方面都在恢复、重建和深化进程中,我们没有理由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感到悲观。
两岸生活共同体的内涵包括比较密切的经济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目前的问题是,受到长期政治对立的影响,两岸民众、尤其是中青年民众之间非常缺乏共同的生活经验,双方之间既缺乏理性认识,也缺乏感性认知,两岸生活共同体的重建还处在初始阶段。经济关系无疑是两岸生活共同体最重要的基础,目前两岸的经济关系已经相当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很难想像有着2000亿美金规模的经济关系可以被取代。两岸的文化关系早已浸透两岸人民的内心世界,没有哪一组新的关系可以比两岸文化共同体更加深刻。两岸的政治关系基于两岸的历史、法理和现实,虽然政权对立尚未结束,但并不能改变两岸政治共同体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