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乃强:香港与内地政府合作,经验如何?
郑汝桦:我们与内地政府的合作可以说是“合作无间”,无论是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广东省,还是深圳市政府,或者是其他相关的对口单位,大家都是通力合作,希望各项目能够尽快上马。
提升交通能力改善港人生活环境
公屋政策对稳定香港社会颇为重要
刘乃强: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包括与内地的联系,扩大香港的辐射范围。现在很多交通运输的基建项目都是安排在西面,未来香港的居住区域会不会出现一个很大的转变,比如向西部大量移动,包括房地产发展重点方向的改变?
郑汝桦:我们与港府的规划部门是紧密合作的,就您说的人口西移,其实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香港国际机场到深圳机场轨道连线中间,我们在思考从西铁建设一条支线,前往洪水桥。
洪水桥本身就是香港的一个新发展区,在规划中已经有这个概念了。这洪水桥本身就安排有接驳西铁的线路,如果将来往来香港和深圳机场的轨道交通可以再多建一条支线连接洪水桥,就变成了本地的铁路网络,也可以提供支援服务,因为经过这里可以到深圳的前海。这样,我们可以为市民的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样在跨境基建中,也有香港本身基建的配套规划。
至于房地产,主要还是由市场决定。以目前香港能够提供的大约六万两千个住宅单位,我相信这是可以基本满足香港民众的需求的。这包括已经落成还没出售的,这个数目大约是九千个,兴建中的大约有四万五千个,已经批出并可以随时动工的有八千个单位,加起来有六万两千个单位,对满足未来几年的需求,我们觉得不必太过担忧。
其实我们香港的楼市是很健康的。有人担心香港能够提供的单位,特别是对那些负担能力比较低的人士来说可能不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从2004年至今,二百万以下的中小型单位,买卖宗数占50%多,今年第一季度也是占54%。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成交是中小型单位,因此市场是活跃的,一手市场、二手市场都比较健康。
港人对公屋政策比较满意
刘乃强:公屋是否也会较集中在新只西部发展?
郑汝桦:我本身也是房委会的主席,所以对房屋政策很关注。公屋是香港政府的一个很重要的政策,也是为了给一些不能负担私人楼宇的香港人,提供优质的但是可负担的房屋。就目前的数据看,虽然香港受到金融海啸的冲击,而且正处于受冲击之中,但是轮候公屋的人并没有明显增加。目前大约有十一万人在轮候公屋,现在我们每年新建的公屋大概有一万五千个单位,回收大概一万六千个单位,这样平均的轮候期大概是3年。近期落成的比较多,轮候时间比较短。现在平均等候时间是一点八年,已经好于我们以前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后能否更好一些,还要看土地供应和建设公屋的速度。我们还有政策倾斜,比如老人家的等候期是一点二年。前面提到的洪水桥新区,也会有一定比例的土地,会用来兴建公屋。
就我们得到的调查显示,香港民众对公屋政策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个政策对于社会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获得公屋配额,这个家庭可动用的收入,其实是高了很多。我们目前平均的租金大约是1300元,按照香港社会的平均收入,这个租金是非常优惠的。当然我们也会督促“公屋富户”,也就是收入已经超过标准的人士,将公屋退出来给予那些更加有需要的人士。
通过“勾地政策”,我们即使在金融海啸之下,香港的房地产堪称尚属平稳,民众对香港楼市的信心还比较强。
郑汝桦小档案
毕业于香港大学,于1983年加入香港政府工作,任职政务主任。于2007年7月1日出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至今。在此之前,她曾担任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常任秘书长。亦曾先后在多个决策局及部门服务,包括出任旅游事务专员,以及任职工商及科技局、中央政策组、财政司办公室、运输科、教育统筹科及公务员薪俸及服务条件常务委员会。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9年6月号,总第13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