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促和统 第七届中华文化论坛综述

http://www.CRNTT.com   2022-02-21 00:06:01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史红分析了审美文化以物质遗产形态、精神遗产形态、知识形态、艺术形态、教育形态、经济形态等传承,认为中国审美文化传承形态,是一个结构紧密衔接、前后相互辉映、逐层渐进推动、多样互动连接的形态。对其的梳理、分析与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传统文化继承问题的理性认识,并给有关实践性发展以提供参考。

  台湾新北市原文化局长李斌分析了河南卫视展现唐朝历史文化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台北和北京故宫文创产品、以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为灵感设计的一套茶具等“走红”和获奖原因,认为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元素,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推广中华文化。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李少青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中,“和合”二字最能体现中国精神文化的核心,“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及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的认知观念,这对于当代消弭社会矛盾、化解人与自然的冲突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书法作为中国人特有的艺术实践和审美领域,集中体现着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道法自然”和“书为心画”相统一的书法艺术实践中,中和之美是中国书学理论的核心和审美的最高理想及原则。

  中国书画院执行院长、《风云人物》杂志执行社长翟鑫认为,中国古代书法中体现书法自身文化内涵主要为“喻物性”、“缘情性”、“伦理性”和“禅意性”等四种表现形式。中国书法艺术蕴含着历史时代的变更,体现传统文化的哲学意蕴,强调崇高的道德品质追求,具有儒家的“中和”之美、“雄健”与“充实”,道家的师法“自然”、“阴”与“阳”、“气韵生动”,禅宗的“禅味”、“悟”与“圆满”。我国书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从古至今,无数书法家创造了不同风格,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聚集了我国文化的浪潮,影响和创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新文化人。

  二、牢牢把握岛内各方面情势和两岸文化特点,拓展合作空间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中国评论通讯社总编辑罗祥喜和中评智库基金会学术交流部主任、中国评论通讯社研究部主任束沐认为,2016年台湾政党轮替之后,执政的民进党当局不接受“九二共识”,两岸没有交流对话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转趋严峻甚至紧张,文化交流也大受冲击。而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持续以及中美博弈等的叠加影响,两岸文化交流面临更大的挑战。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对两岸文化交流的负面影响明显,岛内相关舆情热度大幅下降;台湾涉及两岸文化的议题被政治化;绿营利用疫情影响两岸交流之机,推动“去中国化”,以“多元文化”稀释“中华文化”。同时,疫情发生以来“宅经济”、“云视听”在台湾社会家喻户晓,玩抖音、刷微博、追陆剧等两岸文化交流新形式在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中蔚然成风,两岸文化融合出现新的机遇和增长点。面对岛内以“台湾多元文化”包装“去中国化”的逆流,两岸文艺界应用好大陆惠台政策资源,创造更能引起台湾年轻世代共鸣、更多体现“正能量”两岸史观和价值观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