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两岸认同需要怎样的过程

http://www.CRNTT.com   2019-07-14 00:03:35  


 
  二、两岸交流与两岸认同

  (一)交流与认同的关系

  艾:很多人认为由于两岸民众互相瞭解不够,导致无法顺利建构两岸认同,所以只要通过两岸交流,就可以达到两岸认同。但是有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两岸交流并不能自然建构出两岸认同,而是造成了交流与认同的相对分离。一些台湾青年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会遭遇交流带来的认同困惑,由此产生了一个两岸关系中的悖论:两岸越交流,双方越感到差异很大,难以建构两岸认同。

  陈:交流会产生差异,从而对认同造成冲击,这是交流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从现实来看,两岸认同要从两岸交流开始,两岸交流与两岸认同之间需要跨越四个必经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蜜月阶段”,两岸人民都感到很美好、很新鲜、很兴奋;第二个阶段就是“沮丧阶段”,两岸人民互相感觉很混乱、很迷惘、很失望、想不通、看不惯、有敌意,就是所谓“文化休克”阶段;第三阶段是“调适阶段”,两岸人民开始相互瞭解,直到互相理解、谅解,逐渐消除敌意,互相沟通合作;第四阶段是“融合阶段”,两岸人民相互信任,最终建构出两岸认同。所以,交流是达成两岸认同的必要手段,只是要经历一个较为反复曲折的发展过程。

  “差异——冲突——融合——认同”是建构两岸认同的必经路径。两岸认同过程是由“他群”走向“我群”的过程,也是从敌人走向对手、朋友和家人的过程,这其中充满了从差异到共识,从冲突到融合的矛盾发展思维。两岸由于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的差异,双方存在许多差异,有的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矛盾和冲突,但暴露矛盾、冲突之后,两岸并没有彻底走向对立,而是在矛盾与冲突的基础上,相互吸取、相互调适、相互融合,建构两岸共同价值,最终实现两岸认同。

  两岸交流与两岸认同之间的一致性与冲突性,反映了应然与实然层面的矛盾统一。对此,在两岸交流过程中,可以探索两岸认同的多元建构模式,诸如有“两岸认同过程的模式——双管双向互动模式”,“两岸文化认同的过程”以及 “改变台湾社会认同的途径”。这些针对两岸认同的不同建构模式充分考虑到了交流在客观性上与认同在主观性上存在的一致与冲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