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牛林杰:中韩人文交流应建立长效机制

http://www.CRNTT.com   2020-08-28 00:06:44  


山东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牛林杰(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8月28日电(记者 林艶)山东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牛林杰日前出席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有关“后疫情时代的中韩关系”线上研讨会并从中韩人文交流的角度发表观点,牛林杰表示,中韩建交28年来,两国人文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中韩两国国情、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两国在人文交流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经常会波动起伏,甚至出现恶化。他认为,两国要建立基于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须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包容,建立起经得住考验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关系。

  牛林杰表示,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彼此都有一种亲近感和认同感,这为两国友好关系快速深入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韩建交28年来,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中韩关系的一个亮点。他认为,中韩人文交流的主要成果包括中韩互为第一大入境客源国、中韩互为最大留学生来源国、“韩流”与“汉风”交相辉映、教育学术交流广泛深入、媒体交流频繁且影响力不断扩大、新冠疫情下中韩患难见真情的人文交流。

  牛林杰认为,中韩人文交流反映了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同时又与中韩两国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密切相关,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他认为,从中韩建交以来的实践看,影响两国人文交流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与安全因素。牛林杰认为,政治与安全是影响国家之间人文交流的最大影响因素。冷战时期,中韩两国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两国的人文交流基本上处于断绝的状态。1992年中韩两国政府经过友好协商,做出了重大的政治决断,实现了中韩建交。其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快速升温,人文交流也随之迅速展开并不断扩大。这说明中韩两国的政治关系(建交)对两国人文交流的发展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牛林杰指出,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在韩美同盟、冷战思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立场曾多次出现矛盾甚至演变为冲突,一些政治安全因素影响中韩人文交流的事件不断发生。比如,2010年“天安舰”事件发生后,中韩两国政府在事件的真相调查以及应对方式上采取了不同的立场,两国网民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论战,相互指责对方,导致两国关系迅速降温,双方的人文交流陷入低潮。
<nextpage>
  牛林杰说,2016年,美韩为强化韩美同盟关系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可以说是政治安全因素影响人文交流的代表性案例。因为萨德系统的部署严重损害到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中韩政府在萨德问题上截然相反的立场使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受到严重挑战。上述政治安全因素很快影响到中韩两国的人文交流,导致中国赴韩旅游人数急剧下滑,一些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被取消或推迟。

  牛林杰表示,在政治安全领域,中韩关系确实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如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韩美同盟关系的矛盾、中韩关系与中朝友好关系的均衡等。这些因素大多都不是中韩之间的双边问题,而是与第三方有关。因此,正确处理好这些涉及第三方的政治安全问题,避免矛盾激化,不仅事关中韩关系发展的大局,也有利于两国人文交流的稳定发展。

  第二,历史文化认知因素。牛林杰认为,历史文化认知是影响中韩人文交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中韩两国毗邻而居,回顾历史,中韩友好佳话俯拾即是。从东渡求仙来到济州岛的徐福,到金身坐化九华山的新罗王子金乔觉;从在唐朝求学为官的“东国儒宗”崔致远,到东渡高丽、开创孔子后裔半岛一脉的孔绍;从在中国各地辗转27年的韩国独立元勋金九,到出生于韩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作曲者郑律成……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相扶相济的传统源远流长。共同的历史记忆为增进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知、相互理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中韩两国在一些历史问题上存在的不同认识,如对高句丽历史、朝鲜战争、传统文化等的认识,有时也会成为两国民间争论的热点,进而影响两国正常的人文交流。包括渤海国、高句丽国历史在内等东北亚历史问题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是一个学术性问题,中韩两国在这个问题上曾发生过冲突。特别是韩国学术界和网民反映强烈,韩国民间的对华友好认知度直线下降,严重影响到了两国关系以及人文交流的发展。

  中韩民间对于诸如中医、汉字、印刷术、端午节等两国共同的文化遗产也存在认知的差异,甚至在这些文化遗产的申遗方面出现矛盾和冲突。其实,东亚共同的文化传统应该是中韩两国增进文化认同的积极因素,而不是相反。只要我们摆脱国家民族主义的思考范式,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视角去观察,上述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