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大湾区建设与香港着力点

http://www.CRNTT.com   2019-06-08 00:05:56  


 
  一、“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在过去40年,香港和内地合作已有两个版本:前20年为1.0版,核心内容是香港发挥独特优势,带动本地制造业向内地、尤其是珠三角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后20年是2.0版,主要方向是藉助CEPA和自由行,令内地向香港开放现代服务市场,使香港从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向多功能的全球服务中心迈进。毫无疑问,这两个板本都是史诗级的,写下了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成功合作的壮丽诗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阶段、即回归以来的两地合作进展和取得的突出成果。对香港而言,两地深化经济合作乃是雪中送炭之举。记得在回归前夕,由于香港工业大多外移到内地、特别是珠三角一带,本地经济活动主要依靠生产性服务业和由资产泡沫带动的内部需求支撑,但由于香港生产性服务成本不断上升、跨境交通基建的缺乏、海关手续繁琐导致两地跨境货流不輰以及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产生了分流作用,香港尽管有股市和地产泡沫带来非理性亢奋的内部消费和投资,然而经济增长郄出现后劲不足的状况,1995-1997年平均GDP增速仅有3.9%,大大低于1985-1994年十年间平均的6.4%。回归后不久亚洲金融风暴袭至,香港更立即陷入有GDP统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1998-2003年六年间平均实质增长不足一个百分点;由于出现连续68个月的通货收缩,六年间名义GDP更减少8.5%;失业率则从回归前的2%以下急升至8%以上,经济社会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

  在这危急关头,中央政府及时推出CEPA、个人自由行、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以及推动内地企业来港上市等极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上中国加入WTO促使贸易出现高速增长,使香港的服务经济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而迅速摆脱困境。这些政策措施惠及香港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及高中低端三类产业。具体而言:

  第一,从金融这一高端产业看,回归以来香港金融业发展十分迅速,2017年香港以当时价格计算的增加值为4844亿港元,比2000年劲增两倍,占GDP比重从12.8%大幅提升至19.0%,超过贸易业(包括进出口贸易和批发业)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20年来对香港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5%。这主要得益于不断扩大和深化的两地金融合作。虽然早在1993年就有第一家内地企业(青岛啤酒)来港发行H股,但内地企业大规模来港挂牌还是出现在本世纪之后。到2018年底,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有1146家,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49.5%,内地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和市场总交易额更分别占到香港股市的三分之二和80%左右,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主体。与此同时,自2004年开展人民币业务以来,香港人民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每日人民币交易额达到770亿美元,超过新加坡的430亿美元和伦敦的390亿美元,从而建立了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地位。此外,据香港金管局的数字,目前香港约十万亿港元的银行贷款中,有47%与内地有关。这些都巩固和提升了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使香港从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发展成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