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2015年起中国经济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http://www.CRNTT.com   2014-06-10 09:07:55  


 
  从2009、2009年前后开始,每年春节过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私营老板们发现,节前风雨兼程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们,开始不急着返回广东打工,有的人甚至就一去而不返了。于是,广东地区私营企业,第一次出现“民工荒”的问题。

  这是一个初始让人百思不计其解的问题:中国不是啥都缺,就是劳动力不缺吗?怎么忽然就出现了“民工荒”呢?

  香港有一句民间流传的话:“有人没工做,有工没人做”。前半句说的是就业市场上的严峻情况,后半句则多指很多底层劳工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技巧,因此无法适应劳务市场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

  但广东地区前些年出现的“民工荒”却与这个又有所不同:那些春节过后不回来的劳工,并不是什么具备高技能的人力资源,而是一些非常普通的劳工。然而,就是这些普通的劳工,节后却再也不愿离乡背井,而宁愿留在家乡。这本身就反映了一些非常深层次的状况。

  状况之一,当然是这些劳工在家乡的生活过得也不差了,因此才不愿离乡背井,这从另一个侧面看却也是好事;状况之二,却也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工薪酬,已开始逐渐跟不上劳工的心理期待,或开始与全国的发展形势有所脱节;了。

  但更为深层的问题则是:中国的劳动力无限供应阶段,开始逐渐结束了。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所谓劳动力无限供应,指的是一个经济体再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过程中,来自农业领域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的现代领域(包括工业和服务领域),起始阶段似乎给人无限供应的印象。然而到了一定时候,这些来自农业领域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短缺的原因很多元,有劳动力自身数量短缺的原因,也有劳动力在农业领域有更多去处的原因。这就象一块硕大无比的海绵,起始阶段可以吸纳无数水分,但到了一定时候,水源开始多了其他去处,于是半湿不干的海绵,就处于十分尴尬的角色了。

  这种劳动力无限供应趋于结束的状态,就是学术界所称的“刘易斯拐点”。这个名称来自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的一篇论劳动力无限供应结束的论文。

  按照中国学者的研究,“刘易斯拐点”在中国出现的时候,是2004年。只不过,2004年的时候,大家谁也没有感觉到这个“拐点”的出现。这就象人的体质的下降,起始阶段可能毫无症状,因此十分难以察觉。但若继续无规律的生活,一旦发现时,可能已伴随着一些难以挽回的病症了。

  从2004年“刘易斯拐点”出现,到2008年春运过后首次感觉到劳工短缺,这中间过了四年左右的时间。问题是:等到第一线的私营老板感受到劳工短缺的“痛楚”,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

  于是,提高劳工的薪酬,是私营老板们面对这一“痛楚”的几乎唯一的选择。因此最近几年,我们看到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薪酬水平大幅提高。但问题是:薪酬提高对打工者来说自然是喜事,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在潜在利润尚未展现的情况下,则是一种无形的负担。用学理的话来所,当薪酬水平的提高超超过了GDP潜在增长的时候,往往会隐含着一种潜在的问题。

  中国今天和未来处于的,正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坦率地说,这种状况是令人堪忧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