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面对全球金融大动荡中国如何趋利避害

http://www.CRNTT.com   2015-09-02 07:24:52  


不论任何时候,不论发生什么,中国经济都不能动摇已开始的转型之路,断不能轻易放弃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创新发展之路。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最新变化,已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因地制宜、因时而变谋划对策,将是中国经济趋利避害的首选。8月28日,李克强任总理以来首次专门就中国经济如何突破世界经济危局、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召开国务院专题会。

  上海证券报发表上海金融学院统计系副教授温建宁文章称,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专题会可视为观察和判断中国经济走势和政策方向的风向标。当此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变动的特殊时刻,若能确立正确的经济选项,就有助于稳定经济的金融基础,有助于提升有效管控风险的驾驭能力,有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更有助于保持清醒果断的决策机制畅通,始终牢牢把握经济主动权。

  文章分析,中国经济需要及时调整政策,来应对和规避世界经济变动的风险。特别近两个月以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极其动荡,不断遭到突发事件的连续冲击,呈现出激烈波动的不稳定态势,市场波动之大已超出正常范围,并传导到了中国资本市场,诱发了股市非理性的大暴跌,打乱了“新常态”经济转型步伐,阻断了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使整个金融行业都面临大风险的威胁,如果策略、处理不当都有诱发二度灾害的可能。所以,世界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不仅在考验中国经济的基础和实力,也在检验金融政策的应变能力和处置水平。针对这种突发情况,早研究,早主动,早预防,早主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将从被动地应对转向主动的引导。

  环视当下,世界资本市场出现了大麻烦,各主要资本市场的股指连连大挫,不仅普通投资者资产损失严重,而且超级富豪财富缩水更厉害,财富的灭失到了令人恐惧的程度。资源的世界配置也出了问题,资源依赖型国家陷入空前困境。全球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跌了还跌,石油、金属等战略物资价格连续破位,期货市场投机商亏损累累,澳大利亚 、俄罗斯等资源出口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需求骤降打击,财政收入的紧张和低迷程度无以复加。世界货币的稳定体系出了问题,汇率的竞争性贬值形成循环危害。新兴市场经济矛盾暴发,为了保护出口,不惜相互之间竞争贬值,极大地打击了新兴经济体自身,致使经济复苏步伐中断,国家信誉受损,局部危机蔓延,低位挣扎的国家信心跌落到最低点。

  世界经济金融难题的滞后传导,对中国经济真是雪上加霜。今天,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紧密,发达国家是我们的产品输出市场,新兴经济体是我们的技术输出市场,这些市场的动荡和不稳定,必会通过进出口的贸易渠道影响我们,破坏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外部环境,给中国渐有起色的进出口外贸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对中国经济稳7%的增长率产生“拖后腿”的实质影响。世界金融市场发生的大劫难,更对中国资本市场造成巨大破坏。

  文章认为,国际经济金融基本面趋于恶化,现在早已不单是国际经济协作机制的矛盾问题,而是国际经济运行走向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而主要经济体之间内部麻烦缠身自顾不暇,无法迅速高效稳定自身经济,产生了诸多不可预测的超预期溢出效应,扩散到世界上主要的金融交易市场后,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迅猛波及中国经济各个层面,给中国经济增添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态势,迟滞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刚兴起的好势头,这迫使中国经济不得不调整格局,不得不调整方向,腾出一只手来对付外来冲击,以便能更有余力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文章指出,不论任何时候,不论发生什么,中国经济都不能动摇已开始的转型之路,断不能轻易放弃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国际经济金融变数的大考验面前,从总理的重要讲话中,可以感觉出政府的态度十分自信,在全面考虑经济发展的各种风险,对坚定不移地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通过舒缓经济的压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充满底气和毅力。只是要达成这些目的,实施更艰难的压力测试是很必要的,这其实也是构建适应国际经济金融新环境的前提条件。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传统的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果断舒缓传统经济压力,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氛围。当前,中国不但承受着三期叠加、过剩产能寻找出路也非一帆风顺及国内经济失速的压力,各种经济景气指标接连走低消弭信心,新业态规模化发展也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而且承受着国际市场动荡的压力,大多数要素市场剧烈波动,经济矛盾相互交织缠绕,内生动力亟待发掘激发,稳增长的任务严峻迫切,经济风险逐渐显现暴露,经济矛盾和问题显性化。

  越是这种时候,消解压力、破题选择最关键。不仅因为这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因为需要快刀斩乱麻,在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现实条件下,解决关键问题就能盘活一局棋,这是有很大可能性的。经济的活力之水,关键在资本的作用,即适度或充裕的流动性是解决经济难题的抓手。换句话说,只要能让经济有活力,就是消解压力的好手段。上周央行为此宣布年内的第四次降息、降准,向经济活动注入流动性,以激活和维持适度流动性。当然,减税也是另一个消解压力的最有效手段。无疑,保持一个有活力的资本市场,是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凝聚、提升经济发展蓄能的工具,也有保持股市稳定的赚钱效应。而鉴于当前经济增长仍存在不小的下行压力,央行再次“双降”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

  同时也须看到,央行已明确表示,人民币3%贬值压力已一次性释放,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机制的市场化,同时也意味着央行对汇率行政管控能力的下降。未来为了抑制人民币汇率的过快贬值,央行只能在外汇市场中买入人民币。这意味着外汇占款将在目前较低的水平上继续减少。由于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不少分析师预测,8月外汇占款负增长规模或依然可观,央行在国内金融市场需要投放更多基础货币来对冲。就此而论,降准(或其他投放基础货币的政策)似也是保持宽松流动性的被迫选择。一旦降准形成实质性宽松,反而可能会加剧贬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