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郑永年:丝绸之路与全球经济再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15-01-06 10:23:40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
  中评社北京1月6日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文章《丝绸之路与全球经济再平衡》认为,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在于它就是中国版本的“马歇尔计划”。当然,中国应当通过容许和鼓励西方国家和企业的参与等手段,比美国版本的做得更好,实现更包容和可持续的发展。
 
  从世界经济历史的发展和现状来看,今天的中国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实现本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带领发展中国家走出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困局,让全球经济在激发增量的过程中,平稳达到结构再平衡。长期而言,中国也有能力带领非西方国家,针对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体制失灵的问题进行改革,以建构一个更公正、包容、有序与可持续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同时,在国际责任的构架内,中国能够避开西方和美国对中国的潜在围堵,正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从而实现长期的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目标。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丝绸之路才显现其不寻常的意义。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既是这些失衡的必然结果,也使得这些缺陷暴露无遗。西方国家过度消费,政府举债度日;美国滥用其铸币权,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动摇;全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不断增高,热钱到处流窜,导致全球资产泡沫;国际自由贸易秩序,正被区域自贸板块逐步侵蚀。

  西方的结构性经济失衡,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崛起有关。当代新自由主义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于英美国家的撒切尔首相和里根总统时代。开始时焦点在于私有化和政府退出经济领域。19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后,新自由主义很快就发展到世界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全球化的理想化,错误地认为全球化会形成完美的国际劳动分工,各国可以凭借其“比较优势”,来促进无限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的积累。“看不见的手”和“比较优势”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不过,这两者都促成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西方各国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经济结构失衡的道路,主要表现在国内产业格局的失衡、社会性投资与生产性投资的失衡、金融创新与投机的失衡等,而最终则表现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失衡。全球化、资本外流、就业不足、过度福利、弱政府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是西方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和政治失衡的结果。这表明西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又到了一个改革和转型的新阶段。最近,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危机讨论很多,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政治危机。到处蔓延的抗议浪潮,只是西方政治危机的其中一个表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