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日本纸媒为何长盛不衰?

http://www.CRNTT.com   2014-06-17 13:11:42  


 
  日本新闻广告收入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据日本最大广告商电通公司统计,2005年,日本报纸类广告总收入为10377亿日元(1日元约合0.06元人民币),到2011年已降至5990亿日元。

  但是,传统纸质媒体依靠长期强势发展,已经建立起了难以撼动的良好口碑。据日本新闻协会2013年的统计,每1000名日本人的报纸拥有率是469份,每个家庭拥有0.86份报纸。如此巨大的读报需求,让网络等新媒体很难在短时间内取而代之。

  那么,日本传统媒体为何能具备如此强大的抗击打能力?在笔者看来,报刊文化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的最细微之处,是日本媒体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基。

报刊文化的“人情义理”

  日本人经常很自豪地说:“我们国家没有一个文盲,人人爱读书看报。”事实的确如此,日本的教育程度与国民素质能够领先世界,与民众喜欢读书看报是分不开的。

  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日本传统媒体既是推动者,也是获益者。日本的报刊培养读者是从小孩到老人、从城市到农村,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日本的小学和中学大多专门配备有新闻教育辅导员,从小就对学生实行媒介启蒙教育,并指导学生自己办刊办报,学生入学后就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

  令笔者感触很深的一件事情是:日本每一家大报,每个星期都会出现“儿童专页”,主流杂志也会连载面对孩子的漫画。《产经新闻》的“读者之声”专栏,每周都会发表中小学生的文章。一个家庭的两代人共读一份报刊,这种方式非常温馨,也更容易让孩子们在父母的带动下,养成阅读习惯。

  “送报人”这个群体也很值得一说。二战后,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城市生活中,“送报人”占据着重要位置。很多从农村进城寻求更高教育的年轻人,靠当“送报人”挣学费,完成学业后在城市里落地生根。这种特殊的经历,是报刊在50岁以上日本人,特别是那些年轻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群当中,仍然非常流行的原因之一。报刊对于他们来说,承载着一份珍贵的青春记忆。

  日本报刊发行员不仅是送报刊那么简单。他们还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各种服务,甚至填补了政府职能的空白。比如,在日本人口稀少的农村,老龄化很严重。发行商会为老人提供租借轮椅的服务,或者定期走访独自生活的老人,看一看老人的生活状态,察看一下老人是否还健在,并送上一些生活用品。

  报刊文化之中融入了日本社会最注重的“人情、义理”,他们的举动赢得了民众尊重,也为媒体赢得了读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