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两岸金融合作以提升竞争力

http://www.CRNTT.com   2008-11-06 18:33:49  


两岸金融合作,可以达致双赢。
  中评社香港11月6日讯/台湾《工商时报》今天发表社论“两岸金融合作以提升竞争力支援经济发展”,认为“继四项协议签署之后,海基、海协两会昨日举行工商与航运及金融座谈会,同样受到海内外注意。尤其两岸相关领域的官员及业者对集合两岸金融人才、资源与经验,共同对抗世纪仅见金融海啸及携手进军世界市场,存有高度共识与强烈企图心,相信应可以在短时期内化为行动,促成两岸在金融领域的合作,用以提升两岸金融产业竞争力,并支援经济发展以嘉惠人民。”文章后续如下: 

  相较日昨签署的产业领域如空运、海运、邮递与食品安全协议,推动两岸金融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不管是形式上或实质上难度都较高。因为,经过一、二十年实际运作,两岸间的经贸交流,早已发展成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境界,缺乏的只是法令松绑与双方政府的承认。如今,经由四项协议的签署,两岸间的海空邮递直达很快可以实现,不仅可以节省业者时间、体力与金钱成本,化暗为明的制度化,更有助于相关产业的密切合作与升级。然而,就金融业而言,因其产业特性,譬如吸收的是社会大众资金、融通的对象可能包括台湾重要或内情不容外流企业,以及因资金涉及跨境流动可能影响台湾安全,两岸间金融产业的交流与往来,自然必须更妥当的准备与更高的查核标准。具体而言,海峡两岸签署类似日昨海空运协议的机会较低而成功的难度也相对提高。 

  但必须指出,即使在承平时期,也就是没有世纪金融海啸两岸应该合力对抗的考虑,为了两岸人民在对方境内生活起居生活上的需要,以及提供在对方境内经营企业公司行号的资金存贷需要,两岸相互对对方金融产业开放,包括允许设立经营据点及允许经营业各自已向人民开放的业务(即国民待遇),都是两岸实质交流已到如此水乳交融地步者所必须考虑及接受的现实。易言之,据估计,台湾已有数万家企业在对岸营业,所谓的台商及台眷更可能高达数十万名,这些台资企业及台商及台眷,日常日常使用人民币之余,一定也有强烈的需要必须与台资金融机构打交道;同理,原本在台湾拥有台资企业在台存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当企业前往对岸发展后,必同时流失客源,如若再加上台商及台眷,台湾境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必然深受打击。如何设法让金融业者随台商拓展疆域步伐赴对岸经营提供服务,应该是两岸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何况,如果两岸彼此同意向对方开放金融业务,也可以提供本地金融产业参考学习的机会,从而刺激与提高本身的生产力与竞争力。 

  至于因应最近蔓延全球的世纪金融海啸,我们亦认为个别经济体所能着力之处有限,更多盟邦的结合,才容易发挥更大的力量,譬如英美两国乃至欧元地区诸国,面对金融风暴采取的降息、注资、纾困政策,几乎是一致的决定与一致的行动,正如同救火必须集合所有的消防栓与灭火器始能发挥最大功效一样。然而国际间尔虞我诈,与其与陌生经济体结盟对抗金融冲击,何不联结原本具备同文同种兄弟情谊的海峡两岸智慧与力量,防止乃至正面对抗金融海啸之为害,效益当比与其他国家合作可观且实惠。至于采取共同基金、换汇机制或其他任何可能的设计,不妨集思广益讨论。 

  我们欣慰远道而来的海协会陈云林会长深知此中道理,瞭解全球金融危机两岸都不能置身度外单独幸免,因此呼吁两岸本着兄弟情谊共研对策,以期安度困难,我们更期待海基、海协两会及两岸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与业界,能够延续协商、签署四项协议的智慧与热情,继续密切联络、磋商与研究,尽速完备海峡两岸亟需的金融交流与合作机制与协定,让两岸金融业者携手合作,因应世纪金融海啸、便利两岸企业与人民、支援两岸经济的发展壮大。

   (来源:中时电子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