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学者耗资百万研究《金瓶梅》 | |
http://www.CRNTT.com 2012-05-21 13:18:47 |
甚至有人曾开玩笑的说,“谁是兰陵笑笑生”这一问题,就是金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为此,山东学者王夕河用了24年的时间,耗资近百万元,对《金瓶梅》一书的文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在他看来,研究《金瓶梅》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开这一谜题,更是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 1 大学“结缘”《金瓶梅》 1983年,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系。 来自诸城的王夕河,此时的身份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授课老师讲起了《中国文学史》,并对其中的《金瓶梅》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讲解,而这也引发了王夕河的兴趣。 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王夕河并没有机会见到《金瓶梅》的全本图书,“也很巧,在老师讲完了这节课不久之后,有人就到我们宿舍推销图书,而且推销的恰好就是《金瓶梅》。”当时的王夕河囊中羞涩,买不起这套书,不过好在他同宿舍的舍友买了一套。 “没事儿我就借来看看。”一个人离开诸城老家来济南上大学,王夕河有些不适应,“那时候如果能听到一些老乡的声音,我就会很激动。”不过很快的,王夕河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结果在《金瓶梅》里,我发现里面有很多语言和词语,都是我们诸城一带的方言,这让我觉得很惊讶。” 随后,王夕河开始到处搜集有关《金瓶梅》的研究文章:“后来才知道,原来很多学者都认为,《金瓶梅》中有大量的山东方言,尤其以鲁西南和鲁东南的方言居多,所以我就很感兴趣,觉得应该研究一下这本书。” 或许连王夕河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选择无意中拨动了命运之轮,推着他走向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