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触底社会之重

http://www.CRNTT.com   2011-03-11 11:10:46  


 
郑渝川: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 鼓励什么?

  2011年03月09日04:4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郑渝川 

  3月7日,在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称“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在她看来,农村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往往导致返贫,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买不起房,也不愿回家,这种状况是不合理的。

   王平委员谈到几点问题:一是大学生就业难,许多人找不到合适出路;二是大学上学成本高,会导致居民全家返贫;三是不宜急剧推动城镇化,城镇化过程对文化传承延续有影响;四是大城市房价太贵,年轻人负担不起;五是包括农村学生在内,许多人盲目追求上大学,而不愿通过职业教育找寻更适合的发展道路。这些问题各自孤立看当然都成立,但恐怕并不能推导出“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结论。

  表面上看,现阶段我国高校办学质量较差,“大路货”的培养路径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农村孩子及许多普通市民家庭的孩子上大学,真要算是一桩“赔本”生意。但老百姓即便知道孩子读大学很可能要“赔本”,也还会一如既往走下去,说明群体性的“不理性”实则就是最大的理性。

  无论农村孩子读不读大学,在其成年后趋向城市生活,从保障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来看,通常是理性正确的选择。尽管近年国家开始逐步加大“三农”投入、改善政策环境,但务农确实是非常艰难的生计。而农村孩子就近就业或创业,也取决于所在地的营商就业环境,没有学历就得从第一线最辛苦的工作做起,我们惯常只看到一线涌现出的个别佼佼者,却很难注意到更多无学历、无专业技术的打工者的窘境。而从生活质量看,各地在推进城市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在拆迁和建造宏大设施上下大力气,而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有不同程度“打折”,“欠账”在镇村两级基层尤其明显。

  笔者真诚希望王平委员等参与“两会”者能在这方面大声疾呼,加大国家和各地方对农村的投入,特别是对那些关系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其发展的项目进行投入。反过来,如果城乡发展差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异始终无法弥合,实现城乡青年发展的起点公平等目标始终无法实现,就无从改变农村家庭供养大学生返贫、农村生源大学生难找出路的现实。

  至于大学学费贵、上学成本太高,以及城市房价贵等问题,跟农村孩子读大学这一选择无关,建议王平委员将其分列出来,做好实地调研,提出更有操作性的专项提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