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朝鲜的“核成就”要传递怎样的信号?

http://www.CRNTT.com   2010-05-19 10:12:47  


氢弹爆炸试验的场面,氢弹爆炸的当量比原子弹更大,其原理为核聚变反应。
  中评社北京5月19日讯/5月12日,朝鲜《劳动新闻》突然发布消息称,朝鲜“自主掌握”了核聚变技术,并着意强调该技术是用于“能源生产”的。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是在朝鲜官方刚刚高调宣扬金正日“成功访问中国”后仅仅几天,也是“天安舰”事件余波荡漾之际,自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登载陶勇的评论文章《朝鲜的“核成就”要传递怎样的信号?》,详细内容如下: 

朝鲜核武技术落后且缺乏原料

  正如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一些韩国研究人员所指出的,朝鲜虽然跨过核门槛,但“两弹(原子弹和弹道导弹)合一”技术并不过关,核武器技术落后,性能粗糙,美国一些智库更预言,由于国际社会的禁运和封锁,朝鲜核原料正面临“用一点,少一点”的窘境,因此类似2006和2009年进行核试爆的做法,也不可能经常为之。

  然而核能力从问世之日起,就从来不仅仅是单纯的武器,而是一种政治和战略的工具。朝鲜就是个具体例子,从1988年朝核危机首次公开化至今,“拥核”或弃核,“和平”或“武器”,接受核查或退出核查,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或退出条约,“善变的朝鲜”每一次“变脸”,无不在向特定对象传递特定信号,或吸引关注,或要挟援助,或以进为退,希望换取诸如和美国直接对话、单独签署和平条约等一直梦寐以求的成果。

  那么,此次选择在如此敏感时机,宣布“自主掌握核聚变技术”这样的“核成就”,究竟要传递怎样的信号?

  对于朝鲜而言,发展核力量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确保政权稳定和自身安全,但它也深知,身处核大国环抱的东亚,仅凭手中可怜的核力量,非但无法获得“核保护伞效应”,弄不好还会因此招来所谓预防性的“外科手术打击”,利用核力量以进为退,换取美国直接的安全承诺,才是平壤方面最核心的考量。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