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日本大震灾给我们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1-04-13 09:43:09  


 
  日本有评论家提出,这场“大震灾”结束了日本的“战后”。过去讲现代日本,不论说什么都是从“战后”开始,今后将会改为“震后”了。这提法很能让人接受。不过,日本现在尚处在“震中”,虽然“阁僚”们早已将工装换成了西服,却还没开始真正的“震后”。尽管如此,还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场灾难彻底改变了众多日本人的生活,也改变了众多日本人对事物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震后”也就不仅仅属于日本的故事,而是要产生与之相应的世界版本。因为世界也正因为这场地震而改变想法。例如关于核能、核电站,哪怕是一时性的,包括中国在内不是好多个国家都“叫停”了吗?

  4月11日中国《人民日报》和韩国《朝鲜日报》上都刊登了日本菅直人首相的感谢广告《纽带》。日语的原标题是“绊”(音Kizuna),在日语里是个很能传递情感的好词语,即使不多做解释在日语语境里大家也能理解。英语Thank you for the Kizuna,意思也表达得很清楚,但在中国却“给不上力”,尤其是太“直译”日语语感上的暧昧习惯,把感谢的对象主语“中国”给省略了,就使得那层感谢的意思在汉语中大打折扣。这和田中角荣当年对周恩来道歉时说的“添麻烦”一样,恐怕会成为今后大学课堂上中日语言比较的好话题。我个人倒是觉得菅直人这条感谢的“纽带”里,除了对中韩两个邻国的援助表示感谢外,倒更有一种灾难意义上的“同命相连”的纽带意义——— 尽管菅直人本人可能并没意识到。

  此次“东日本大震灾”让日本核电站的安全隐患以及东电公司不作为和政府行政指导不力等问题暴露在世界面前,“安全神话破灭”的耻辱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愤怒责难也都实属咎由自取。不过,从批评一方来说,如果不把问题本身内在化,那么也就只能是走嘴不走心,宣泄一下而已。问题是应该从日本汲取什么样的教训? 

  个人意见,首先,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很无力的。对大自然多一点敬畏之心,可能比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豪言壮语更能使人类容易与大自然相处,更能增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