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中华文化认知基础

http://www.CRNTT.com   2024-01-31 14:48:40  


台湾地方文化源自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评社╱题: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中华文化认知基础 作者:赵广平(漳州),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心理系系主任、应用心理研究所教授;李建兵(漳州),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在读研究生;陈顺森(漳州),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应用心理研究所教授

  【摘要】台湾地方文化源自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事实,从文化认知的角度,分析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心理诱因,为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学科化分析框架,助力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同胞在共同参与中华文化认知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三种类型的心理共享特征:中华文化认知内容(如儒家文化)、中华文化认知方式(如家庭伦理本位)和中华文化人格(如儒家人格),为两岸同胞提供了表层观念、深层逻辑以及人格契合的公共心理平台和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恢弘,是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地方文化起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保留着母体文化的基因和底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地域特色。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两岸同胞始终血浓于水,始终是命运与共的一家人,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上从未分离〔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将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3〕这是两岸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至高境界与追求,是中华民族“两岸一家亲”精神文化的智慧体现。就当前形势来看,中华文化无疑是海峡两岸社会最大的交汇路口,一直以来都在为两岸同胞实现精神统一提供深厚的土壤根基。从文化认知的角度,分析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内在心理机制,为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学科化分析框架,助力两岸同胞完全实现心灵契合,非常必要而紧迫。

  一、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实践基础:中华文化认知实践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心灵契合现象早有记载,涉及到亲情、爱情和友情等广泛领域。如珠连璧合/契合金兰(周易·系辞上)、志同道合/道同契合(晋·陆云《失题》)、意气相投/情投契合(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等。从心理学意义上看,心灵契合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情境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指人们基于社会合作或竞争的动机,在认知、情感、语言、文化符号、态度倾向、信念动机、价值规范或人格特质等心理层面上,产生某种程度的同频共振、共情同理、和谐一致的积极心理状态〔4〕。

  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岸民众亲身参与和践行中华文化活动,人们只有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实践中,才能达到心灵契合。在中华文化圈内,不论身份地位、社会形态还是时代等,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符号、风俗习惯和文化知识体系等信息(文化认知内容),进行频繁而持久的感知、记忆、理解、推理、运用和创造等认知加工(文化认知方式),最终养成具有中华文化共性特质的人格统一体(文化人格)。从文化认知的角度看,中华文化实践活动最终要落实在人心,文化活动最终要通过人们心理层面的加工、转化与储存等认知过程,才能内化于心,该过程也被称为中华文化认知实践〔5〕。

  中华文化认知实践通过三种更精细的加工机制,即信息选择、信息组织和信息解释等来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中华文化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他人、事物以及人际关系等的选择性偏好、差别性对待、期待、需要和动机等(信息选择);影响了人们对刺激的分类整合、语言的使用和艺术的创造加工等(信息组织);影响了人们认知的参照框架、图式偏好和价值判断等方面(信息 解释)〔6〕〔7〕。我们只有更加细致深入地探究大脑中的中华文化经验对我们自身和他人认知加工的影响,才能明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内在机制,才能据此评价和改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实际工作,为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完全实现提供智慧支持。

  二、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心理基础:中华文化心理特征

  人是文化中的人,文化植根于社会。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8〕。文化根据场域划分为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根据载体划分为实物文化(如街道、房屋、建筑、庙宇、教堂等)和符号文化(如语言、习俗、宗教、艺术等)〔9〕。对一个正常的人类个体而言,他总是生活在特定社会文化之中,毕生经历了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如语言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角色社会化等。

  中华文化心理特征是中华文化认知实践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的知识和经验痕迹。在长时间的社会化过程中,经过反复的中华文化认知实践活动,人们头脑中储存了相应的中华文化心理特征〔10〕。即人们习得了相同的文化知识和经验,遵循一致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类似的情感,秉持相同的价值、观念和信仰〔11〕。比如,两岸同胞出于共同的家庭、家族和宗族伦理原因,不约而同地在相同的时间,遵循相似的仪式,祭拜纪念共同的祖先——黄帝。这不但体现了两岸同胞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家国情怀,而且培育了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信仰。

  中华文化心理特征的共享性是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内部心理基础。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关于社会心理与行为的著名公式B=f(P,E),顺推至两岸心灵契合的现象中同样适用。即心灵契合现象B(行为)的产生可归因于交往双方的心理特征P(内因)和交往情境E(外因)〔12〕。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相遇或者面对同一事物时,双方内心深处之所以会产生和体验到一种不知其因却“一见如故”、“似曾相识”、“熟络熟悉”、“气场契合”、“三观合拍”、“无缝衔接”或“交往流畅”的主观感受,归根到底依赖于交往双方在记忆系统中储存的知识具有较大相似性、一致性和同构性〔13〕。从历史长远的角度出发,基于海峡两岸历经半个多世纪分隔发展与彼此差异的事实,要想完全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除了创设适当的交往情境(E)外,中华文化心理特征是两岸同胞共享的最大交集(P),可作为两岸同胞跨越精神海峡的最佳使者。

  三、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程度:由表及里至全方位

  中华文化心理特征根据大脑知识表征形式可分为文化认知内容、认知方式和文化人格,这是影响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程度的三种具体心理因素〔14〕。当人与人交往时,如果内容不契合,则“话不投机半句多”“对牛弹琴”;如果认知方式不契合,则“龙走蛇蹿各打算”“你走阳关道,我走独木桥”;如果文化人格不契合,则会出现“性格不匹配”“三观不合拍”等情况。两岸同胞经历了长时间的、先入为主的、多次反复的中华文化认知实践活动,最终在人们的头脑中保留和储存了相似的中华文化内容和中华文化认知方式,并形成核心特质的中华文化人格〔15〕。唯有此,两岸同胞才能志同道合、三观一致,彼此达到一种自然天成、同频共振的心灵契合状态。

  (一)两岸同胞表层观念契合:中华文化认知内容

  中华文化认知内容的概念限定为:所有文化信息在大脑中的陈述性表征形式。意指那些可以用语言陈述的、能够有意识回忆的、具体的外显文化信息,用来表征文化认知对象“是什么”的信息。内容涵盖人们日常生活中表层喜爱偏好、外显态度倾向、价值观念、道德品行以及政治立场等方面〔16〕。比如,口口相传的或者经由正规整理的古代文学、史学、儒释道文化典籍中记载的家文化、孝文化、中庸之道和阴阳思想等内容〔17〕。

  中华文化认知内容方面的心灵契合更多停留在“知”的层面。由于文化认知内容具有语言陈述的特点,人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对其理解和掌握相对比较容易。学者们为了揭示某一特定文化的特定意义,常常运用历史溯源、文本阐释和经验分析的方法,对文化认知内容进行填充、剖析和解读,使得这部分信息更加易学易得。但也正因如此,文化认知内容很容易随着生活情境、社会形态和时代局势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中华文化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文化,其关于“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内容,就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调整为“父慈子孝,夫敬妻贤”等意义。因此,对于文化内容方面的契合,我们要特别注意“听其言观其行”,谨防出现“貌合神离”“见风使舵”“到哪座山上唱哪首歌”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海峡两岸一家亲。衷心希望两岸同胞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18〕就目前情况而言,不仅是两岸之间,甚至大陆和台湾社会内部也都面临着由社会转型引发的“现代性”对“传统性”的否定,这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文化认同危机〔19〕,这种否定必然影响到人们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继承。但从正面意义上看,文化认知内容的现代性建构总是要通过对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否定、批判和超越而实现的。比如,两岸同胞围绕中华儒家文化内容,进行学习分享、讨论争论、阐释发挥、传播扬弃和实际践行等,这无疑都会促进彼此的心灵契合程度。

  (二)两岸同胞深层逻辑契合:中华文化认知方式

  中华文化认知方式,常被称为社会导航知识,是两岸同胞彼此能够敏锐感知、快速记忆以及自然而然相互理解、自然天成心灵契合的底层逻辑。其概念限定为:指大脑中储存的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很难有意识回忆的、抽象的内隐文化信息,主要用来表征文化知识与经验中的那些关系性、结构性和程序性信息。比如客体结构(脸型体型、建筑样式)、空间结构(人的站立方位、雕塑的摆放位置)、人际关系(平等性、对称性)、事件程序(祭祀仪式、庆典活动的先后顺序)等信息,它们潜在地决定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心理与行为逻辑〔20〕。当交往双方在头脑中储存的这些关系、结构和程序知识同构时,似曾相识的心灵契合感觉就产生了,否则就会出现“三观合拍,目标一致,就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情况〔21〕。

  中华文化认知方式具有跨情境、跨时间、跨社会形态甚至跨时代的稳定性。文化认知方式更像认知导航地图,对其他心理过程起着结构性、方向性和程序性导引的作用,具有简练、抽象、内隐且稳固的特点,不容易受具体情境、短期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的影响,但容易发生“一心二用”、“旧瓶装新酒”的情况。比如,很多华人在关系取向、整体取向、主题偏好、环性图式、五行图式、差序格局和集体主义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的中华文化认知倾向,但在价值观方面却不一定契合,甚至背道而驰〔22〕。学者们往往采用形式主义视角,遵循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清中华文化认知的底层推演逻辑,从而探究心灵契合的文化认知机制。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