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http://www.CRNTT.com   2016-04-07 07:52:57  


  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进入4月,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即将公布。据多方分析认为,虽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近期公布的多项经济指标均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经济呈企稳迹象,预计一季度GDP增速为6.7%左右。

  中国网刊登财经评论人莫开伟文章认为,这一信息揭示,中国经济已从最糟糕的低谷恢复了向上攀爬的“气力”,社会各界应从经济继续下滑的“阴影”中走出来,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前景充满信心,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各项经济建设中去。

  文章分析,这么说并非盲目乐观,因为当前系列经济数据确实为我们树立信心补充了足够“底气”。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回升了1.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了1.1个百分点,为近两年来较大升幅,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回升意味着经济发展基础逐渐牢固,表明春节过后企业集中开工现象好转;也预示中央政府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推进了制造业生产和市池暖。而制造业回暖又反过来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回升,尤其春节之后,由于各级政府去库存政策力度加大,房地产市池暖明显,拉动了生长和消费增长。

  更令人可喜的是,2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7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月份增速达到4%;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受部分工业行业出厂价格涨幅扩大或降幅缩小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和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此外,3月电力耗煤降幅收窄,钢铁、化工开工大幅走高,也意味着需求回暖和盈利改善已带动生产扩张。由此,可以预判,随着国企改革加快推进,中国产业经济结构会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基础筑牢和经济发展面拓宽可期。

  而且,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还具有较强的“后劲”,且这种“后劲”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潜力所在。尽管目前我国企业遭遇世界经济疲软影响,加之受劳动力供给不足烦扰,用工成本上升,融资存在一定瓶颈,经济效益下滑,企业转型升级存在一定困难,但中央政府自去年以来在减税让利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对小微企业纳税额多次提高,为企业减负上千亿元;尤其全面营改增确定企业纳税额“只减不增”的税制改革方向,会进一步降低企业总体税负水平,使企业能减轻巨大资金压力。据国家税务总局披露,此次营改增全面实施,实行行业范围和抵扣范围“双扩”,涉及新增建筑、房地产、金融、生活服务4个行业约1000多万户纳税人,将直接比改革前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一定能形成以政府收入做“减法”换取企业效益做“加法”、市场活力做“乘法”的良好局面,更可焕发中小微企业生机。而且,随着行政审批事项不断精减,政府职能基本转型到位,市朝机制逐渐形成,体制性障碍基本消除,各种束缚基本解除,企业生存发展环境更加生态,这一切都为经济发展蓄积了能量,可以断言中国经济发展的“盛夏”一定不会太远。

  文章表示,用发展眼光看,中国是个大国,具有巨大经济潜力和内在韧性,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处在深入推进阶段,蕴含着扩大内需的强劲需求,中国地域幅员辽阔,产业类型多样,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韧性。而且随着“双创”经济战略实施,国家鼓励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及旅游业,且出台了相应财税金融支持政策,一定能刺激信息、文化、健康、旅游等消费需求,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等新消费领域也一定能获得巨大发展空间,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催生中会加快形成。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推进结构性改革正在源源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市场将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16年中国经济确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将更加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地增长。

  此外,从全球视角看,去年中国对外经济上取得了累累硕果,这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及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去年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取得丰硕成果,正朝着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目标而奋斗,高铁投资项目取得新进展,亚投行正式开业,为“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章指出,若让经济形势更加稳固并持续向好,还需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中央政府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提供适宜流动性,并将财税改革措施及金融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动“双创”大好局面到来;二是打破各种集团固化利益,将各项经济改革推向深入,尤其稳定推进国企改革,使中国产业经济结构尽快优化,以适应经济不断市朝和国际化竞争需要;三是注意美联储加息动向,制定科学应对预案;加紧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防止人民币汇率竞争性贬值给中国经济带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