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张维迎:新“李约瑟问题” | |
http://www.CRNTT.com 2012-08-03 08:25:59 |
我有幸成为继柳传志和马蔚华之后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发言者。李约瑟问题也是我自己长期思考的问题。我的答案更接近李约瑟本人的答案。简单地说,在我看来,工业革命之所以没有发生在中国,是因为中国的专制体制和文化压制了企业家精神。 应该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不缺乏企业家精神。司马迁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企业家列传的人,他在《货殖列传》中写了30多位企业家,他们是2000多年前的中国企业家,说明当时企业家是很有地位的,用司马迁的话说,“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聚万者与王者同乐”。 但自汉武帝之后,政府对经济的主导越来越强,货币、盐、铁等都国有化了,“重农抑商”成为基本国策,企业家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到王莽变法时,几乎变成了计划经济。另一方面,自隋唐之后的科举制,把优秀人才都诱惑到了政府部门当官,好处是把国家做大了,坏处是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没有变成创造财富的力量。过去30年中国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改革和开放释放出了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而中国的未来仍然依赖于企业家精神的进一步解放。 在我看来,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最关键的是自由,言论和行动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焕发出人类的创造力。中国历史上,凡是政府管制不严、自由较多的时候,就出现学术繁荣和科技进步的高峰。 现在国家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给许多人一种幻觉,似乎中国出现世界一流大学和成为创新之国已是指日可待。但是,在我看来,如果资金的分配权继续掌握在政府官员手中,如果没有真正的学术自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办出一流大学。政府把科技投入经费都分给民营企业也不可能把我们国家变成创新之国。 企业家也只有拥有一颗自由之心,才有真正的创新! 我们对李约瑟研究所的访问很短暂,但对“李约瑟问题”的思考应该是长期的。类似这样由私人基金资助的独立研究机构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是很普遍的,但在我们国家,学术研究机构仍然是由政府垄断的,独立的民间研究机构很难生存。中国企业家现在为慈善捐款的很多,但很少有人愿意资助独立的研究机构。他们有小爱,但不敢有大爱。所以,像天则经济研究所这样的民间研究机构,不得不靠做商业咨询维持生计。仅此一点,就足以回答所谓的“钱学森之问”了。 (作者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顾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2年07月31日01:24 人物简介: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现代生物化学家、汉学家和科学史专家。所着《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他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李约瑟难题也引起各界关注和讨论。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