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小布什留下了甚么外交遗产

http://www.CRNTT.com   2008-11-11 11:46:21  


小布什要离开讲台了,留下的问题还很多。
  中评社北京11月11日讯/ 《半月谈》发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王鸿刚的文章“布什外交遗产几何”。他认为,在小布什执政的8年里,从反恐战争到“颜色革命”,从朝核“六方会谈”到伊核“六方会谈”,从“大中东计划”到“大中亚计划”,从“邪恶轴心”到“暴政前哨”,布什在外交方面发明了不少“新词”,给别国扣了不少“帽子”,当然也做了不少“大事儿”。布什的“外交遗产”,无疑是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全文如下:

          不断调整的外交政策 

  表面上看起来,布什外交的最大特点,是一直处于调整状态。在战略理念方面,布什执政的前半段,其外交团队表现出强烈的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色彩,迷信军事力量,崇尚单边主义,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化倾向。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布什政府频频对别国“甩脸子”、“扣帽子”、“舞棒子”。而在后半段,这一现象有所改观,“平衡”和“务实”逐步成为其基本的行动准则。 

  在战略目标方面,布什外交团队的眼球也不断在“恐怖主义”、“专制政体”和“新兴大国”等多个目标之间来回游移,导致布什执政早期全力进行“反恐战争”、接着又大力在全球“推广民主”,同时又想应对大国崛起对美国“霸权”的潜在挑战。 

  从外交手法的特点看,布什外交团队也经历了从单边行动到多边合作、从对抗到对话、从大包大揽到责任外包等一系列转变。 

  当然,变化的背后也有不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缘重心始终“形散神聚”。无论是阿富汗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无论是策动“颜色革命”还是部署反导系统,无论是签署美印核协议还是建立非洲司令部,其地缘战略重心都始终在所谓的“动荡弧”区域展开。二是“谋霸”这一最终目的始终没变。虽然布什政府为自己的行动设立各种名目、变换各种手段,但其活动始终没有离开地缘政治谋划和能源资源争夺这两个基本点,没有偏离维系美国的全球主导权这一中心目标。 

            毁誉参半的外交答卷 

  概括地讲,对布什外交答卷的评价毁誉参半。批评者,说其败在伊拉克战争和对俄政策;肯定者,说其成在亚洲政策,尤其是对对华关系的经营。 

  虽然伊拉克战争的支持者坚持认为,这场耗资巨大的战争对巩固美在中东的地位、维护美全球霸权具有深远意义,但这幷不能抵消其实实在在的负面影响:第一,它破坏了美国的形象,削弱了美国软实力。第二,使美从反恐战争中“分神”,“基地”组织得到喘息机会。第三,破坏了国际反恐联盟,尤其是美欧关系日渐疏远。第四,激怒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疏远了原本亲美的中东盟友。第五,打破了中东的力量平衡,威胁了脆弱的地区稳定。第六,破坏了伊拉克国内秩序,使恐怖活动此起彼伏。伊拉克战争的败笔不仅使布什剩余任期的全盘外交处境被动,恐怕下届总统也不易摆脱其拖累。 

  对俄政策之败,在于它使美俄关系严重恶化。布什政府在没有足够手段应对俄罗斯的情况下,既没有对俄的崛起给予足够重视,也没有对其安全关切给予足够承认。布什不顾俄反对,执意推进反导系统和北约东扩,悄然蚕食“后苏联空间”,导致美俄之间的口水战不断升级,幷最终引发以美俄角力为背景的俄格冲突。布什政府的对俄政策,使两国在欧亚地区的互动成为一种接近零和的博弈。 

  布什政府对亚洲政策之成功,在于成功地在该地区实现多赢。布什执政期间,美同中、日、印、澳、韩、东盟等的关系同步推进,在朝核问题上获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突破。从历史上看,这样的局面对美实属不易。而美中关系,更被普遍视为其任内为数不多的“优质资产”。 

           “战时总统”影响深远 

  布什总统执政8年,与恐怖主义斗争7年有余,是当之无愧的“战时总统”。这位“战时总统”希望自己能像杜鲁门那样大刀阔斧、有所作为,为巩固21世纪的美国霸权奠定坚实基础。 

  但事与愿违。布什政府发动的反恐战争正在经历痛苦的“7年之痒”,恐怖主义仍然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各国和各地区的安全稳定;由于忙着对付恐怖主义,国际秩序的“去美国化”、“非西方化”特点日渐凸显,美国价值观和美式资本主义的感召力下降,一些美国战略家甚至担心“无极世界”的到来。在国内,由于偏重党争而忽视团结,偏重安全而忽视经济,偏重集团利益而不顾大局,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使各种社会隐患逐渐发酵,最近的金融危机就是明显例证。这不能不说是布什的莫大遗憾。 

  然而,客观地讲,这种遗憾幷非布什一人之全责,它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政治精英们探索霸权之路的必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