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戚嘉林:“一国两制”就是“一国良制”

http://www.CRNTT.com   2018-02-12 00:07:05  


  中评社台北2月12日电(特约作者 戚嘉林)近日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强调新时代对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新理解,岛内陈长文律师日前在岛内《中国时报》针对该文投书《一国国家,良制是原则,两制是例外》回应,除了再次强调要以“一国良制”取代“一国两制”外,并质疑亚夫以“一国两制”达到“和平统一”之立论根基称,“那么为什么‘一国两制’过去20-30年来对台湾没有说服力与吸引力,未来却做得到呢?”

  陈长文律师是岛内知名人士,其如此似是而非论述对“一国两制”的批判式质疑,负面影响颇大。众所周知,“一国两制构”想的初心,是邓小平先生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当时是1980年代初,两岸仍处于隔绝对峙状态,对大陆提出的任何统一构想,都会从负面解读。当时(1979)蒋经国提出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那时虽处于戒严年代晚期,但仍是戒严年代,除了御用学者帮腔外,百姓莫敢异议,姑妄听之而已。

  1990年代李登辉执政,打着《国家统一纲领》的旗帜反统一,最后原形毕露提出“特殊两国论”,卸任后更坦承自己是“台独”“实际的行动者”;接着的陈水扁,则是以“一边一国”全盘否定“一国两制”;2008年蓝营国民党重返执政,消极提出“不统、不独、不武”和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的论述,“力图维持现状”,不愿和大陆“通过谈判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形同柔性否定“一国两制”;至于无论在野或执政,总是谋求“台独”的民进党,诬蔑“一国两制”更是不在话下。故一路走来,台湾当局不是柔性否定就是具体否定“一国两制”。

  与此同时的过去20-30年间,无可讳言,1980年代时内地经济贫弱,人均所得远低于台湾,故其对台湾的“一国两制”宣传长期难以着力;但内地改革开放,埋头苦干30年,其经济发展取得举世成就。两岸今非昔比,就GDP而言,1990年台湾是1,700亿美元,大陆是3,878亿美元,台湾是大陆的百分之四十。但2016年时台湾的GDP仅及广东的42%,深圳人均GDP更是连续四年超过台湾。台湾青年赴上海、深圳就业,博士、教授赴对岸发展者趋之若骛,厦门航空招募的80名台湾空姐也已正式上岗,依台式说法就是他们是以脚投票的愿意接受“一国一制”,这在20-30年前是不可想像的。也就是说,今天在台湾讲“一国两制”是有说服力与吸引力的,未来当然是做得到的,因为时机成熟了。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