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俄罗斯“中国年”标识。 |
中评社香港3月18日电/“俄中互办‘国家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将为新世纪新型俄中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在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前夕对新华社记者说。
据新华社的报道,走进季塔连科的办公室,墙上、茶几上、办公桌上或立或挂的各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装饰品琳琅满目。墙壁上悬挂的“中俄友谊源远流长”的书法条幅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这位73岁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早在十四、五岁的少年时代就开始对孔子、墨子以及《道德经》等着迷。进入莫斯科大学后他还曾专门致信素昧平生的郭沫若,请教中国古代哲学之道。
“当时我幷不知道郭老的通信地址,只好如同契呵夫小说《凡卡》中的小主人公一样,在信封上写下了‘中国、北京、中国科学院、郭沫若收’。幸运的是,郭老真的给我发来了回信,”季塔连科说。
1957年,季塔连科进入北京大学专修班学习中文,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50年来一共来过中国多少次,老人自己也数不清了。
“中国实现了真正巨大的飞跃。从飞机上俯瞰下面的建筑,你会感到北京、上海毫不逊色于其他世界名城。中国人衣着漂亮、气色健康、表情自信。”
回首往事,季塔连科说:“过去半个世纪,两国关系既有过兄弟般的亲密无间,也有过痛苦的回忆。现在,俄中之间已建立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关系,这种新型关系的基础源自两国在许多国际问题上有一致或相近的立场和对巩固国家安全的需求,源自两国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契合。”
季塔连科认为,目前的俄罗斯和中国作为两个大国,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双边关系很好。他说:“近年来,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几乎所有城市都有年轻人学习汉语。中国的绘画、武术、气功和太极拳很受欢迎。当然,也有一些俄罗斯人对俄中友谊的牢固性心存疑虑,这主要是由于缺乏了解以及两国关系低谷时留下的烙印。”
季塔连科认为,俄中两国领导人互办“国家年”的决定“正确、英明”。去年举办的中国“俄罗斯年”非常成功,使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瞭解到俄罗斯发生的变化。今年在俄举办“中国年”将使中国是友好邻邦的理念在俄罗斯深入人心,为两国关系奠定广泛、牢固的社会基础。
“俄罗斯与中国比邻而居。这种地理位置注定了两国关系的走向不可逆转。历史证明,我们两国只有和睦相处、携手向前才能克服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季塔连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