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劫持人质事件,被当地警方描述为“安全解救人质”;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民众称“狙击手不简单,人质安全获救,嫌犯被擒,这样的解救很成功”。但是,随着网民质疑和记者深入采访,这起很“安全”的人质解救行动,却越来越暴露出“有惊有险有伤害”的事实。
纵观南京警方解救人质的过程,有一系列的存疑之处。比如,南京警方已然得知杀人嫌犯乘坐的大巴车可能途经南京,大巴车车牌号码以及由此引出的抵达南京的时间也基本明晰,况且还是公安局长亲自指挥,何以大巴车会在南京长江大桥收费站被藉口拖延40分钟后,警方才姗姗来到?再如,警方第一次开枪没有击中劫匪却殃及人质,半小时后再次开枪只是擦伤劫匪颈部,这些环节实在太过惊险,别忘了9岁女孩还在劫匪手中!
细究起来,存疑之处还有很多。比如,既然明确从宁波出发的大巴车可能有嫌犯乘坐,为何特警要持枪上车“例行检查”,这无疑是打草惊蛇。而且,既然上车警察“检查完所有乘客的身份证”,却不将犯罪嫌疑人立时控制,而让乘客以“下车上厕所”等方式陆陆续续下车——如此“慌乱”不堪的现场处置措施,实在低估了嫌犯的智商。
诸般存疑之处,表明南京警方在这起事件中,有着很多瑕疵和不当之处。可问题在于,人质在劫匪手中,哪怕一个小小的解救上的疏忽,都可能让高度紧张的劫匪崩溃从而再次伤及无辜。人质安全悬于一线,即便是公安局长亲自指挥的案件,也不能为了政绩和形象而如此莽撞。加之一名人质被误伤,实在称不上是一次“安全”的解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