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民航华东区管理局发布声明,已对“谎报油量拒不避让,险至卡塔尔班机坠毁”事件展开调查,若事件调查属实将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吉祥航空表示,对相关机组成员做出暂停飞行的处理。
无论航空公司的机油奖励机制是否是导致“拒不避让”的主因,该事件都暴露出了民航领域的多重负外部性。坦率而言,趋向竞争的航空市场与刚化的航空管理体系间存在一定张力,这令航空公司内部的经济绩效机制在航空运营市场容易引发负外部性。
目前,中国航空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构成中,航油成本、飞机拥有成本(大修、折旧、保险)和起降费用分别占总成本的33%、23%和20%,而这三项合计占航运总成本76%的费用却对航空公司(特别是民营航空)而言大都属外部成本(目前航油和航空器材市场依然存在垄断)。这使得航空公司能自主控制成本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管理、运效和上座率等方面,且成本降低相对有限。
为提高运效和耗油费用,部分航空公司一般采取航班绩效与机组成员薪资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然而,在航运市场存在各种竞争性管制等下,航空公司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很容易在运营中释放利益冲突式负外部性。这类似于两辆汽车抢车道获取优先通行权之博弈,由于堵车等对司机而言意味着需额外支付机会成本(事件等待成本、耗油成本等),司机都习惯性地在尽量不违反交通规则下获取优先通行权。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拒不避让事件并不能说成是吉祥机组人员不顾卡塔尔航班上乘客的安危,更具可信的解释是机组人员与机场空管间可能存在信任风险,即卡塔尔航班危机状态的信号是通过机场空管发出。殊不知,依据国内规定航班声明紧急油量的时机是油量少于直飞最近着陆机场所需油量加上30分钟的等待飞行油量,而卡塔尔航班机体油量已不到10分钟,这种差距令人困惑,也说明了空管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