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1年城市蓝皮书,称中国城市中等收入者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城市有近4成人已跻身中产行列。(8月4日《京华时报》)看了这个信息,或许,不少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被中产”了。
确认一个国家的中产阶层标准,不能脱离这个国家的实际发展水平,不能随心所欲地将标准拔高或降低。纵观世界各国,对中产阶层都有一个大致标准,比如在美国,一个3口之家,12万美元/年,人均4万多美元,这样的收入,才被认为是中产的起步水平。而巴西中产收入的标准是7032—30360美元/年。
在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部门推出所谓的中产标准。有专家认为,按照中国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比较合理的中产阶级界定,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也就是6万至40万元人民币。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才能够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才能够符合有关中产阶层的一条条硬性或软性的定义。
而根据财政部的统计,今年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在全部3.1亿工薪族中,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仅有2400万人,仅占工薪族的7.7%,其余90%多的工薪族,月收入都在3500元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