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校联合自主招生打响幷形成“两大阵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复旦大学与上海交大这两校之争只是今年高校生源大战愈演愈烈的一个缩影,近来有关高校抢生源的报道层出不穷:除了复旦与上海交大之争,还有复旦与北大清华之争――复旦教授冯玮近期连发数十条微博披露北大清华“绑架”考生;北大清华之间也在明争暗斗,有媒体披露两校在微博上争抢四川高考头名;而众多名校为了掐尖,“围追堵截”,手段百出:贬低对手、“人盯人”、“缠斗”、许诺种种优惠条件……
高分考生受到青睐,高校录取中竞争激烈,这很正常,不争抢才不正常。但大学招生异化到像企业推销产品那样,要靠不正当竞争、恶意竞争来实现,也太不正常。
而更不正常的还在于,在高校激烈竞争抑或恶意竞争下,高分考生无疑可以充分“得利”,但居然有很多考生并不买账。昨日有报道就说,今年香港大学已确定录取内地6省份省级高考头名11人,相比去年增加近一倍;港大在京录取40名高分考生,他们中大多数人上北大清华没问题。
看起来,这似乎也是高校生源大战的体现。但因教育体制大异于内地的背景,所以对其解读不应仅限于生源大战,更在于众多高分考生为何对北大清华等名校“不感冒”而转投港大?抛开港大的巨额奖学金,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或者,与今年中国尖子生弃考留学愈演愈烈的原因一样,答案都是直指一些高校大学精神的缺失。
据称,大学如此抢生源,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重视人才,爱才;二是追求招生政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