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城市内涝何以花了钱也难解决
http://www.CRNTT.com   2011-06-23 12:32:46


6月18日,车辆在武汉积水的道路上艰难行驶。
  一场大雨,解了乾旱,也让许多城市急转为涝。“逢雨必涝”背后的原因值得关注。习惯性思维,常常将此归咎为投入不足。但有了投入,是否就万事大吉?据说,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统,管网、箱涵等排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来自江西的网友“张小圈”在微博上说:“连日大雨让南昌陷入了内涝,号称耗资20亿改造的城市五大排水系统在如此密集的降水面前不堪一击。”

  “一年一遇”不行,“20亿投入”也不行,城市排水为何不投钱不行投钱也不行?矛盾的背后,涉及到一个深层性的问题,那就是:城市排水是一个系统问题,这里涉及到投入、规划、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要说现在不重视地下设施,那有点冤枉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了。一个事实是,很多城市都提出了打造“不淹城市”的口号,并且配套了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但这种对地下设施的重视及行动,存在着短期性、冲动性和运动性,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为解决眼前的“不淹”而建设维护,并没有着眼长远、统筹考虑。比如说,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原来在郊外的铁路、公路融入市区,这对城市排水系统产生分割和阻隔作用,显然是综合规划与全盘设计的问题,而不是针对某一处管道改造单兵突击所能奏效的。

  从根本上讲,“逢雨必涝”源于“重地上、轻地下”的建设理念。这一理念带来的,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落后,还是一种涉及到投入、规划、管理等内容的整体落后。因此,要想解决“逢雨必涝”,必须综合设计、整体推进,把地下管道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像建城一样重视管道建设。若对于地下还缺乏必要的重视,舍不得投入,或者仍然还就淹治淹,找不到方法,则“不投钱不行投了也不行”就会是当然,“逢雨必涝”也就成了一种必然。(时间:6月23日 来源:长沙晚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