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ECFA后两岸和平发展进程:先军后政实现“胡马会”
http://www.CRNTT.com   2010-08-30 00:15:08


ECFA的签署,标志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第一阶段基本完成。
  中评社╱题:ECFA后两岸和平发展进程:先军后政实现“胡马会”,作者:赵黎青(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作者在分析两岸互信的内涵、类别与层级以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指出两岸互信的增进以及两岸和平发展过程都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海峡两岸双方应遵循互信增进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客观规律,在ECFA签署之后采取先军后政的前进路径选择,循序增进两岸互信,依次实践两岸和平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经济阶段、军事阶段与政治阶段。两岸互信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遵循先军后政的路径选择也为实现“胡马会”提供了明确契机与现实可能性。

  两岸互信的内涵、类别与层级

  迄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验表明,只有遵循“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基本精神,两岸关系才能逐步克服障碍、不断取得进展。两岸双方建立互信是双方进行交流、互动与通过平等协商共同致力于各项问题解决的基本前提,而建立两岸互信的政治基础则是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互信意味着两岸双方能够相互尊重而且能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信任、达成共识、瞭解岐见、并能预知对方未来可能的意愿和行动。

  两岸互信包含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丰富内涵,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又是提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品质与层次的基本动力。这样的两岸互信在承继中华传统精粹的同时又包容有创新性的现代内涵,即在两岸互信中,既承继有中华文化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又有对这些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现代阐释。两岸互信中的“仁”,既有血缘宗亲之间的同情关爱,又有普遍的人性至爱,寓含着两岸人民相互关爱、相与为善、携手致力于共同的仁爱和谐事业。进而,在现代的“仁”中,摈弃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等级,代之以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尊严与权利,归结于两岸人民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平等的尊严与权益。两岸互信中的“义”,即是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为两岸人民谋福祉的民族大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两岸仁人志士“度义而后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以天下为己任,“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在两岸互信中,虽然依然要“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但却要摈弃封建礼法成分,代之以现代法治精神,具体是要使互信的内容与成果机制化与制度化,形成两岸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两岸互信中的“智”,则是要以理性、科学的明智态度合理解决两岸之间的各项问题,有理有节,张弛有度,循序渐进。最后,在两岸互信中,“信”是核心内涵。信首先寓于人际关系,“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的实质又在于诚,“信,诚也。”(《说文解字》)对两岸双方治国理政的人们来说,尤其要切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要“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两岸互信可以根据活动领域分类。两岸关系遍及经济、社会、文化、军事与政治各个领域,由此而建立的互信可分为经济社会互信、军事互信以及政治互信等。在每一特定领域形成的互信又可根据有无硬性支撑而分为硬性互信与软性互信。硬性互信因其有双方共同认可的文字、协定或立法的支撑,是互信的机制化与制度化。软性互信则不是靠文字、协定或立法的支撑,而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心领神会、心照不宣与君子然诺。在两岸之间,软性互信是硬性互信的前提、基础与保障,硬性互信则是软性互信的发展与成果实现形式。每一类别的互信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同类别的互信既相互关联、互为条件,在层级上也是有区分的。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各活动领域看,在经济社会包括文化教育领域建立互信较易,建立军事互信较难,而建立政治互信最难。在各种互信中,政治互信的层次最高也最为关键。在两岸之间,最基本的但又是初级的政治互信是建立经济社会互信的前提与基础,而经济社会互信的建立与一定程度发展为军事互信的建立提供了更为深厚的基础。两岸之间经济与军事各领域的互信建立与硬性互信的实现,势必成为政治互信的累积、提升的强有力促进因素。两岸互信的增进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在各个领域乃至全面增进两岸互信,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内外各种条件,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实现累积、深化与提升的目的。

  两岸互信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阶段

  自1992年两岸两会达成“九二共识”以来,两岸关系起步发展,期间虽经历了曲折,但已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特别是自2008年马英九担任台湾领导人以来,在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经济与社会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不过,虽然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但下一步的突破口在哪却并不明朗。对未来两岸关系在更高水准上和平发展的途径缺乏认知与共识在2009年11月台北举行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上显现出来。

  在ECFA签署之后,为了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提升两岸关系的素质与水准,两岸双方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应对、处理与解决两岸关系在军事领域与政治领域存在的一些更为复杂、更为敏感与更具分歧性的矛盾与问题。按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现实条件,对两岸关系未来在更高水准上和平发展的路径作出合理规划与正确认定并寻求两岸双方达成共识,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合情合理与务实地应对与解决两岸关系中的军事与政治问题,是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最终实现中国统一所必需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专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