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中评社 王平摄) |
中评社香港6月28日电(记者 兰忠伟 王平)“香港回归前,我只有家没有国。香港回归后,我有了家,也有了国。”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曾是国内外眼科医学界的佼佼者。1984年,正值中英双方就香港回归事宜进行谈判之时,35岁的何志平选择离开哈佛大学医学院,逆势回港任教,成为香港历史上第一位眼科讲座教授。回归后,他加入特区政府担任民政事务局局长,不遗余力地推动奥运金牌选手访港、奥运马术比赛落地香港等工作。近年,他又身体力行参与民间外交特别是推动中美之间的民间外交,希望能凭藉自己的力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何志平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一生追求真、善、美。作为音乐家是追求“美”,作为医生是履行“善”,“真”自然是长期的坚持。当年留美时一心紧系祖国,因此“一路以来都想到回香港做中国人的大夫。”1986年,回港后的何志平再次做出大胆决定,他只身一人敲开了中环花园道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大门,在领事馆工作人员错愕的眼神中毅然退还当时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美国绿卡。在旁人看来,他是不为自己留后路。而他却坦言:“回来了就没再想过离开”。
8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医疗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着霄壤之别。何志平作为早期回国的眼科“红人”,应邀到国内各大医院授课。他亦亲身前往老少边穷地区问诊,并带去先进仪器和设备。然而,国内整体环境的落后,着实令他揪心。“那时很多新的机器设备,比如激光,我带去内地,竟然没水没电可以用,水不乾净,电也不稳定,连显微手术基本的设备也没有。”
“由于国家人口基数庞大,因此需要我们更快、更多地培养医生。我寄希望于培养更多才人,但我发现培养一个有经验的眼科大夫耗时太久,最后我发现,要最快的改变,只能通过医疗政策去影响医疗体系建设,所以我选择回到香港从政。”何志平说。
作为香港回归20年的亲历者,何志平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他对中评社记者说道:“香港一定要配合中国的发展需要,为国家作出贡献;亦要充分发挥出‘一国两制’的优势,将‘一国’与‘两制’视为国家的左右手,释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香港人需要相信中央,中央政府也需要信任香港人。”何志平指出,互信来自于民心的回归,我们已经错过了回归初期要开展青年教育、爱国教育的最关键时期,因此需要在民心回归方面下更多功夫,将香港与祖国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到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