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http://www.CRNTT.com   2024-11-29 16:20:05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网评: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来源:人民网 作者:仁安泰

  走进大学堂,身着华服的演员仿佛从历史中穿越而来,大声吟诵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等句章;夜幕降临无人机起飞,将《论语》书卷、孔子周游列国等图案呈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成视觉盛宴;正衣冠、拜先师、朱砂启智、击鼓明智,开笔礼活动帮助幼童开启学习生涯……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中,绘就一幅文化“两创”靓丽画卷。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泱泱中华,拥有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数之不尽的文化财富,为“何以中国”标注下清晰印记。如果不从文明史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千年文脉在我们手中传递,人间正道在我们脚下延续。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入瞭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这样的场景注定振奋人心。祈福东岳泰山之巅,感悟国泰民安的历史文化意涵;穿梭济南芙蓉街,感悟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泉水文化;漫步潍坊青州古城,感悟群贤云集、文风兴盛的状元文化……放眼齐鲁大地,“郁郁乎文哉”的景象在各地上演,谱写出人文经济学的生动篇章。既为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撑,又为经济发展赋予内生动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然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量。

  旧邦新命,文脉斐然。山东作为文化大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守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库存,怎么用好用活用出效益,是一门大学问。山东保护利用好丰厚的文化资源,探索推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路径,对于坚持“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