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永定人胡子春与马来亚华文教育
http://www.CRNTT.com   2012-01-28 09:57:30


胡子春半身相
  

  中评社永定1月28日电(作者 胡大新)胡子春(1860~1921),又名国廉,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豪树科人,清末民初东南亚著名的锡矿大王、橡胶大王、华侨工商业巨子、著名的华侨领袖、大慈善家。他一生不仅为发展居住国马来亚和祖国的经济建设、辛亥革命、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由于时代久远等原因,鲜为人知的是,他为马来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也作出了开拓性的历史贡献。

  清光绪十四年(1888),胡子春与几位闽粤客属乡侨中的有识之士共同创办槟城最早传播中华文化的私塾——南华义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3月,由胡子春与梁碧如牵头,与旅居马来亚槟城的另10位客属领袖一起创办旨在发展中华教育的“崇文社”。该社成立后,在槟城开展鼓励尊重文墨的“敬惜字纸”运动,设立义塾,招收各籍各族学生,免费授课。此外,崇文社还吸收土生土长的华人,教育、引导他们研习中国经典诗词歌斌、骈文八股,以使他们延续中国古典文学,不致数典忘祖。

  在此影响下,葡萄酒大王、广东大埔县人、旅居马来亚槟城的张弼士独资购地,在槟城率先创办现代化学校——中华学堂,即今中华中小学的前身。为解决兴建校舍资金和开办经费,胡子春积极响应,带头捐款5000元,并发动一批乡侨每人也捐5000元。中华学堂的创办,获得了闽广籍乡侨的支持,也得到清政府的认可。

  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于槟城华文教育发展迅速,师资力量已显严重不足。经槟城中国领事馆报请两广学务处批准,在槟城创办师范传习所,培养中小学华文教师。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传习所扩大规模,改为勤学所,由胡子春任首任董事长。这所专门培养华文教师的学校,为后来马来亚发展华文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