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人生礼俗概要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的传统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无处不在。《中庸》有言:“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中,礼仪实际上包罗万象,上至国家政治,下至平民生活,人们每天几乎无不与礼仪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礼记》载:“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经解》云:“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所希望的是建立礼治的理想社会。他对礼的思考追问,才有了“仁”,这既是天性,就像鸟知道反哺,人更应该知道孝,知道诚信。在孔子看来,礼不仅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繁文缛节,同时也是一种生活艺术,是一种道德实践,也是一种教化实践。

  永定客家人的生活实践,包含着许多古代的礼仪,我们从这些最底层的生活习俗中,可以瞭解传统礼仪的传承与变迁。

  一、什么是人生礼仪

  有人说:“人的一生就像竹子,其过程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许多‘节’,表示着其阶段性的特征。人生是由若干阶段组成的,人就是在具备某些条件时,通过一个个‘人生之节’,发育成长,走向终点的。”[1]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个人必须接受与其地位、职责相关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目的之—就是以此确定人们的身份、地位、角色及与之相应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人生的历程就是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的过程,也是人们的身份、地位和角色不断变换的过程。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婴儿期到儿童期的育儿和家教。在这个阶段,人们接受了形成日后人格的生理习惯和社会习惯。

  第二阶段是青春期走向成熟的各种角色准备和训练。与前一阶段相比,有着更为定型的模式。

  第三阶段指成年后的学习。与成年人的各种人生路程相应,人们继续学习、完善,它对职业角色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活中,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往往需要藉助于特定的仪式,这些仪式被称为“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主要指围遶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一些特定的仪式活动。仪式的主要目的是标记或帮助人们成功或顺利地度过这些关键时刻,完成人生角色的转换。人生中的重大礼仪包括出生、成年、成婚、入会和死亡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礼仪活动,如满月、百日、周岁、生日、职位升迁、毕业典礼等也都属于人生礼仪的范畴。

  二、人生礼仪的基本原理

  所有的人生礼仪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功能,人们是怎么把某种仪式与其特定的目的联系起来的呢?

  传统人生礼仪最初源于人的生理状况和远古巫术、宗教信仰,因而与巫术、宗教的原理和基础密切相关。

  无疑,人生礼仪最原始的动因是人体的生理状况,包括与动物的区别,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性的成熟,死亡的迫近,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人体的生理变化、差异,很难想象人生礼仪的诞生和存在。正是由于人体本身不断地变化,存在时空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变化又经常作用于个体、群体的心理、生活等诸多方面,人们才对此加以注意,幷且逐渐总结出一套规律,创作出许多活动来标志这些差异和变化,解决因差异和变化引起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生礼仪的基础思想之一,也是支持巫术与宗教信仰的思想之一,是泛神论思想。泛神论的思想指的是人们相信所有的事物都具有生命和意识,无论是山川树木、风雨雷电,还是日月星辰、飞禽走兽。总之,它们都像人一样是有生命和独立意识的。泛神论思想是中国巫术与宗教信仰的主要基础。一直到现在,我们信仰的神还是不计其数,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崇拜对象。

  人生礼仪的另一种基础思想是“灵物崇拜”思想。灵物崇拜指的是对那些被认为是具有神奇力量的人工物或自然物的信仰。“这种崇拜的对象常系琐屑的无生物,信者以为其物有不可思议的灵力,可由以获得吉利或避去灾祸,因而加以虔敬。”[2]这里的所谓的“灵物”可以是石头、树木、神或圣人的遗物、护符、镇物等。灵物崇拜在中国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除此之外,图腾主义、灵魂说、多神论、一神论等思想一起为人生礼仪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人生礼仪所依据的不同的原理,阿诺德·凡·热纳(A.VenGennep,1873—1957)把人生礼仪分为如下几种:

  交感礼仪:建立在相似的、相反的、接触过的、局部与整体的、影像与真实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信仰上的礼仪。例如,人们相信两个相似的事物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

  传递礼仪;建立在认为某种具有魔力的“灵物”可以通过身体或意念的接触而传递能力。

  直接礼仪:不需要通过第三者来进行沟通,人们或者用语言,或者用行为直接作用于对方的礼仪,如祝辞、咒语或诅咒。

  间接礼仪:要经过第三者的传达,或举行特殊的仪式来达到与灵界沟通的目的。

  积极礼仪:通过主动举行或参与某些仪式活动而希望事情能向预定的方向发展。

  消极礼仪:主要指的是禁忌,为避免受到伤害而拒絶做或说什么事情。

  阿诺德·凡·热纳认为:人生礼仪从理论上虽然可以分为以上六种类型,但实际上,任何一种礼仪都应该是复合型的,是几种不同类型的礼仪组合在一起的结果。

  如祝寿礼仪就有可能同时包含着“交感礼仪”、“直接礼仪”、“积极礼仪”和“消极礼仪”四种不同的礼仪类型:我们给寿星老送寿桃、煮长寿面的行为属于“交感礼仪”;我们向寿星老致辞“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行为属于“直接礼仪”;我们为寿星老举行“祝寿”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礼仪;而“祝寿”仪式中往往有很多语言或行为上的禁忌,这就属于“消极礼仪”。

  三、礼仪的功能

  把人的一生划分为许多不同的阶段纯粹是一种社会行为,—种文化的产物。自然状态下的生命历程实际上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但是,为了合理划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人们把生命的历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运用仪式来标记或帮助人们完成生命的过渡,顺利地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人生礼仪具有多种功能:首先最明显的是它们的标记功能。其次是它们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

  1.标记功能

  礼仪具有明显的标记功能。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仪式活动是为了标记人的不同的生活阶段。例如,在中国古代,幼年时期无论男女都不结发,多为垂发。到了一定阶段,女子要行“笄礼”,即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来。“笄礼”是女性进入成年时期的标志,也就是说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此后,如果女性已经订了婚了,则要系缨。《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缨。”郑玄注:“妇人十五许嫁,笄而礼之,因着缨,明有系也,盖以五采为之。”缨是一种五色丝绳,凡女子许嫁,使用它来束发,以示确定了婚配的人家。到了成婚之日,这条丝绳须由新郎亲手取下,标志女性已经成人妇。

  因此,仪式活动中发型和发饰的改变均标记了女性一生中的几次身份的转变。

  毕业典礼也是一种礼仪,其象征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一个学生学业的结束和完成。实际上学业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毕业典礼之前,学生必须修完所有的课程,完成各项学习计划。也就是说,在完成学业之前,毕业典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在完成学业之后,是否参加毕业典礼都不会影响到学业的完成,但人们还是热衷于参加典礼,因为它是一种象征,一种标记。似乎只有在参加了毕业典礼之后,学业才是真止的结束,没有典礼.就体现不出一个完整的过程。

  2.社会功能

  在仪式中人们可以实现自己在社会中角色的转换,如成年礼仪的功能实际上是使一个人告别自己的儿童时代,而进入到成年人的阶段。还可以说是从一个“无性”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有性”世界的过程。因此,成年仪式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于使一个人的身份通过仪式活动而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可以享有另一个社会层次的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在很大程度上说不是为了死者,而是为了生者。人们举行的一系列仪式活动,以及通过穿插于其中的饮食、服饰习俗,都是为了通过丧葬仪式重新强化和整理家族或宗族之间的关系和秩序,并期待得到社会的认可。

  3.心理功能

  人生礼仪并非仅仅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它具有一些实质性的作用,对个人,从心理等许多角度作用于其成长、成熟;对社会,又有调节因个人身份变化导致的社会关系失衡和社会纷争的功能。人生礼仪在协助人们实现角色转换的同时实现心理转换,安抚人们在角色转换时期不安的心理状态。例如,在很多地方,新娘子出嫁前要唱《哭嫁歌》。

  《哭嫁歌》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表达女儿与父母及亲人的难以割舍的亲情和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哭嫁歌》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则是父母对女儿出嫁后身份和角色变化的担忧。在“娘哭女”中,母亲会一再告诫女儿出嫁以后必须要牢记的一些事情.如:“从今以后要独立,不可拗性惹是非。”“说话轻言又细语,切莫大喊放粗声;对待公婆要恭敬,对待小姑要细心;妯娌之间要和气。”

  另外,还要晚睡早起、烧莱煮饭、善待小姑小叔、遇事忍让等等。其实,婚礼的过程就是女性“脱胎换骨”的过程,她必须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变为一个全职的媳妇:上有公婆必须侍奉孝敬,下有小姑小叔必须抚养,在照顾丈夫饮食起居的同时,还要学会适当处理妯娌、邻里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这样的身份转换,任何一个女性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中国有句俗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结婚,对女性与其家庭来说就是一种生离死别。女性出嫁时,心理活动很复杂;这里面有对父母的依恋,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新身份的恐惧和担忧。《哭嫁歌》从某种意义上讲,便是情绪宣泄的一种主要途径,人们在哭嫁声中放纵着对父母的依恋,重复着嫁为人妇后自己的责任。出嫁仪式及其《哭嫁歌》可以帮助妇女完成一种心理转换。

  四、人生礼仪的结构

  人生礼仪就是一个人从一种社会地位转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时所举行的礼仪,如诞生、成年、结婚、死亡等人生重要转折关口的礼仪,这些礼仪显示个人通过关口,从而获得身份的变化和新的权利、义务。每个完整的礼仪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这三个阶段是:分离的礼仪,过渡的礼仪,统合的礼仪。

  1.分离的礼仪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阶段,例如从出生到成年,从入学到毕业,从成年到订婚,再到结婚,从生到死等。每到一个特殊阶段,人们都面临着脱离前一个阶段,进入后一个阶段的转折。因此,礼仪的开始首先是分离。

  2.过渡的礼仪

  过渡礼仪显示的是一种既不在原有状态、也不在新状态的过渡的、无限定的状态。被分离出来的人们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考验或训练,然后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这期间的人们处于两个阶段的中间状态,当人们认为他们已经经受足够的考验,或证明瞭自己的能力之后,才会被允许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3.统合的礼仪

  第三阶段的统合礼仪,是经过分离礼仪和过渡礼仪的个人进入新状态、重新被社会接受的礼仪。我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人,他的思想观念、责任、义务或权利,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从理论上讲,人生礼仪都应该包括这三个组成部分。但实际上,每一种礼仪都有其侧重点。如在出生礼仪中.如果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的话,几乎没有“分离仪式”,只有“进入”仪式。刚出生的孩子谈不上和什么状态进行分离,只是作为一个新生命进入到这个社会当中,社会只存在一个接纳的问题。因此,出生礼仪强调的是孩子的社会化过程。

  而丧礼则重点强调的是“分离”仪式。因为死亡标志着一个生命的终结,我们为死者举行丧礼,一方面是为了表达我们的哀痛之情,但另—方面,或者说更重要的一方面,我们是在把一个人的“死亡”公众化,把一个人永远“脱离”社会的事实公众化,并藉助于丧礼重新整理因死者的死亡而导致的财产、权利、责任和义务的重新分配,人们希望通过丧礼使得这种重新分配的结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当然,丧礼还包含着复杂的“过渡”仪式,因为,丧礼中的很多活动都是为死者进人“信仰”中的另一个世界或另一种状态做准备。

  中国的传统婚礼基本上包括了“分离”、“过渡”和“统合”三个部分的仪式,但突出强调的是“统合礼仪”。因为中国传统婚礼主要是对女性或者说新娘子而言的,新郎由于不存在离开家的问题,所以也就谈不上“分离”、“过渡”和“统合”。传统婚礼的主要过程就是把女方娶回家的过程,因此,对女性来说,就有一个与自己的父母“分离”或“脱离”自己家庭的仪式。

  另外,新娘子前往夫家的路上的仪式活动就相当于“过渡”仪式,而到达夫家之后举行的一系列仪式活动就属于“统合”礼仪。

  总之,从实践的意义上看,“分离”、“过渡”和“统合”礼仪在每一个具体的礼仪当中的分配不一定是均衡的,也不一定都会被充分展示。

  五、人生礼仪的特点

  1.人生礼仪与时空变化紧密联系。岁时礼仪建立在年年反复的可逆时间概念基础上,而人生礼仪则以不可逆的时间为背景,旨在说明不可逆的经过。随着人生孕育、诞生、成熟、死亡等不可逆时间顺序进行。

  2.人生礼仪有“通过”的性质。时间对人生礼仪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而“通过”除了隐含着时间的背景外,还暗示出考验、测试等因素,因此,礼仪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有时间的推移转换。这样,完整的人生礼仪就包括了三个阶段:分离的礼仪,过渡的礼仪,统合的礼仪,这种阶段性也是人生礼仪的一个特点。

  3.超越肉体生命和现实生活。人生礼仪是与人的一生相始终的,就时间而言,它是前超后越于肉体生命史的。人生礼仪有时是与当事人自身的肉体生命存在或现实行为脱离的,是由别人进行的。丧葬礼仪就是如此,当事人生前所举行的那些礼仪也是如此。

  注释:

  [1](日)祖父江孝男等:《文化人类学事典》(乔继堂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193页。

  [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第236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2月第2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